郑小娟和王红星虽然都没读过什么书,但从小的经历和长大后的见识,都让见识太过形形色色、真真假假的人的她们感受到了苏盼毫无保留的关心、真诚。
她们知道,苏盼是真心为自己好。
只是……
王红星说出了她们刚刚有所犹豫的顾虑:“盼盼姐,我们俩就只是在村里小学读过书,也没有毕业证,不知道这样能不能报名?会不会不收我们啊。”
国家当下十分重视扫盲工作,夜大的招收标准相对也宽松许多,但如果只读过小学毕业又没有毕业证的话……苏盼想了想,说道:“没事,我先去具体问问夜大招收的情况,就算这个不行的话,也有专门为扫盲工作服务的教学项目。”
听着苏盼如此费心替她们打算的话,郑小娟和王红星两个人愈发感动,没等苏盼继续劝,就异口同声说道:“盼盼姐,我们愿意继续上学读书!”
“有这话就行!”苏盼拍着胸脯保证道,“只要你们俩是真心想继续学习,我就一定想办法,保证让你们俩都能有书读!”
……
一周后,在苏盼的帮助下,郑小娟和王红星两个人成功入学,生活里多了一项去扫盲班学习的任务。
别说,两个人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学习态度还是不错的,刚加入这个扫盲班不久,就学会了不少字,每次苏盼过去看她们俩时,都能看见她们埋头练字、背书的身影。
这让苏盼满意的同时,也不免怜惜她们因为性别而被耽误学习的时光,也因此而越发频繁地过来看望她们俩,时不时还会露两手厨艺,做点她们俩爱吃的饭菜。
这不,只半个月的时间,郑小娟和王红星两个人就在苏盼的照顾(投喂)下,变得又白又胖,没了之前干巴巴的瘦模样。
就这样,在两个人日复一日日的扫盲学习中,日子也正式进入到了八月。而也是这个月的到来,代表了,距离苏盼去华大报道并准备开学的时间,只有不到30天了……
……
看着墙上撕下一页就少一天的日历,和报道时间的越发逼近,苏盼觉得自己必须要加速脚步,尽快将手里的工作完成,好能够将郑小娟和王红星的生活填满,让她们能过上白天帮自己工作,晚上认真学习的生活。
所以——
苏盼看着她上个月底以贷款的形式刚刚买到手的,位于清北大学男女宿舍必经路上的小平房,扒拉了一下自己兜里还剩下的钱,觉得应该能够自己装修的后,便没有半点犹豫地开始搞起了装修。
这间房是她利用这一年多时间所在清北大学积攒下来的人脉关系……好吧,主要是在苏盼的带领下,学校的几个食堂都有明显盈利,这是她用这份业绩和校领导换来的购买权。
至于贷款在学校买下这间房和这间房范围内的土地所有权的用途吗……嘿嘿,要说在学校里赚钱的行当除了食堂外,就得说是超市,或者说是现在大部分人所理解的,小卖部了。
现在学校里还没有小卖部,倒不是学生们没有这个需求,而是现在人们的思想还是“买日常生活用品、点心零食就去商店商场供销社”,根本没人想过还能在学校里头开个一应俱全的小卖部。
还没有人干的赚钱买卖,不就等于是便宜苏盼了吗。
其实这小卖部开在哪儿都能赚钱,可这小卖部肯定是得让郑小娟和王红星这俩小姑娘负责,不管是开在居民区还是开在火车站,环境都太乱了,哪儿都没有学校安全,哪儿的人也都没有学生相对朴素。
更别说,苏盼在清北开食堂也不是白开的,人脉关系早就混出来了,跟学校领导和教职工们关系都处得相当不错不说,在学生群体中也已经打成一片了。
不说小卖部正式开起来以后,会有多火爆,只说郑小娟和王红星负责小卖部工作后的安全问题就根本不用操心,学校里的教职工还有学生们就会自发成为她们和小卖部的保护伞,这样也能苏盼放心将生意交给她们两个,踏踏实实去华大念书。
……
现在装修不像后世那么讲究,只简单刷个大白,弄个水泥地,这屋子就算是收拾利索了。
之后,苏盼找人在墙上打了几个架子,去二手市场淘换了一套放在门口用来收钱的柜子、椅子,还利用一食堂范师傅的渠道,弄来了一个二手冰柜,另外又花钱换了个坚实的大门。
只十来天的工夫,这间即将作为小卖部进行营业的房子就算是装修好了,看起来像模像样的,就是……苏盼看着自己空空如也的钱包,感慨着幸好学校马上就要开学,六食堂那边也能随着开学而继续营业赚钱了,不然她还真是得发愁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