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盼:“???”
我怀疑我进了黑店!
……
从八十年代初期,一直到九十年代兴起“下海潮”的这段时间里,人们仍保有对改革开放这一政策的怀疑态度,尤其是随着后面“个体户”这一次的出现,曾遭受十年压迫,不敢有半分买卖勾当的人们就更觉得这是不务正业,是只有那种游手好闲的、不够清清白白的人才会去做的。
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市场初见混乱的改革开放初期。
许多通过囤积居奇试图扰乱市场,从中牟取重利的不法分子被抓了典型,锒铛入狱后被相继报道,本意是杀鸡儆猴,实质却吓坏了对于投机倒把罪范围没那么清晰认知的平民老百姓。
像是清北大学这一次公开响应改革开放政策,对外开放食堂招标的行为,在十分崇拜知识分子的老百姓眼中,几乎可以和“堕落”一词画上等号。
“当初报名招标递资料的人倒是不少,但谁想到这资料都交上来了,人却都爽约没到。我们校方和这么多领导都不怕被扣帽子,也不怕被人不理解,他们这群人倒是都先打了退堂鼓,全都不来了!”负责人说起这事,也是一肚子的委屈与抱怨。
不过,负责人虽嘴上这么说,心里头却也明白,承包食堂虽说能规避些风险,可承包费贵,又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比起那些让人赚钱赚得风生水起的生意,这活计是又要多花钱还得多受累,且谁也不知道这到底能不能赚钱。
想到这里,负责人再看向苏盼时的目光里,就带了几分惭愧。
论私心,她当然是想把六食堂这个“烫手山芋”尽快甩出去,好完成校领导指派的工作。
可看着苏盼仔仔细细看着食堂的每个角落,像是真的想要把食堂承包下来的样子,负责人又实在不好意思骗她说什么“承包的人很多,竞争力大,得早点下手”这样的话。
负责人:内心十分受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