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页

青梅驾到 蘑菇鱼 963 字 2024-01-03

“冯小姐刚回京没怎么看过上京的梨花,我想到梨儿庄子里梨花开的正好,便带她来看看。”赵景解释。“早知道梨儿也有赏花的雅兴,就约你和太子表哥一起过来了。”

姜梨听后表情未变,说道:“早知道会在这儿遇到世子,本宫就不来了,平白坏了心情。”

姜梨今天一而再再而三的不给面子,赵景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梨儿最近这是怎么了,我到底做的有什么不对的你直说便是,何必跟我闹别扭闹的自己心里也不痛快。”

“诶,世子这话说的可不对。”姜梨拒绝赵景往脸上贴金的行为,“闹别扭什么的都是世子的臆想,只要不见到世子,本宫心情还是不错的。”

“梨儿你!”赵景面色难看,也不知是因为姜梨的态度还是因为在冯绮兰面前失了面子。

冯绮兰起身落落大方的向姜梨和太子行礼,解释道:“公主莫怪,绮兰初回上京好奇梨林美景,这才请赵世子带绮兰来赏花见见世面。绮兰与赵世子只是喝茶赏花,并没有什么暧昧之举。”

姜梨眉毛一挑,“冯小姐莫非也听不懂本宫的话。本宫并非因为赵世子与冯小姐赏花而不悦,而是看到碍眼的人就心烦,正好赵世子就是那个碍眼之人罢了。至于冯小姐,不知道冯小姐愿不愿与本宫赏花,聊一聊北疆趣事?”

听到姜梨的邀请冯绮兰一愣,转念想起姜梨穿越女的身份,以为她是要试探自己跟自己摊牌。冯绮兰早有准备,一旦姜梨问起就装傻,决不能做实自己穿越女的身份。

冯绮兰没想到两人赏花时,姜梨真的就只好奇边疆的事情,没问其他,连上次吟诗的事情都没再提及。在两人的耐性较量中,最后还是冯绮兰败下阵来,忍不住试探起姜梨来。

“公主上次说的诗集,不知道能不能借绮兰一阅。”冯绮兰问。

“诗集?”姜梨一脸迷茫,对冯绮兰突然转换话题还没反应过来。

“对,就是在宫宴上公主说看过的诗集。绮兰回去后回忆了一下,那首诗确实是绮兰小时候看过的,并非绮兰所做。绮兰记得小时候看到的那本诗集里还有其他绝妙诗句,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拜读一番。”冯绮兰一边说一边仔细打量着姜梨的神色。

“哦,那本诗集啊。”姜梨似是刚反应过来,“本宫回宫后差人找过,并没有找到。”

“这样啊。”冯绮兰满脸失望。

“不过本宫刚刚想到,以前在庄子里避暑时带过几本诗集过来解闷,或许不在宫里而是在庄子里。”姜梨说完就招呼身边的宫女过来,吩咐她问问管事把原来姜梨来避暑时带的诗集都找出来。

冯绮兰看着姜梨一连串的动作,一时拿不准到底是真的还是演的。

一盏茶的功夫之后,宫女举了几本诗集回来。姜梨翻了翻,还真找出收录了宫宴上所吟诗句的那本。

冯绮兰一听姜梨说找到了,也顾不上规矩一把抢了过来,紧张的翻看了一遍,上面不仅有宫宴上那首诗,还收录了其他诗词也都是冯绮兰在后世里背过的。

冯绮兰又仔细的观察了手中的册子,看纸张颜色和磨损程度确实有些年头了,像是前朝之物。

看来姜梨真不是穿越者,冯绮兰松了口气。这些天她频繁与赵景接触,也是想从赵景那儿打听更多关于姜梨的消息。按照赵景的形容,姜梨十来年并没有什么奇怪的观点和出格的举动,完全就是个普通的古代公主,找不到一点现代人的痕迹。

现在看到手里的诗集,冯绮兰终于能够确定,姜梨就是个土生土长的古代人,没有什么金手指。

至于写诗的人,倒像是个想要靠搬后世诗词出名的穿越者,可惜时运不济没能闯出名堂,可惜可惜。只要不存在竞争关系,冯绮兰还是愿意为同属穿越者的老乡掬一把同情泪的。

姜梨在一旁观察着冯绮兰的神色,看她似是相信了,也放下心来。为了做出这本诗集,姜梨绞尽脑汁的把自己能想起来的诗词都默写了一遍,让身边写字好的宫女誊写后做成册子,又找了会做旧的手艺人把诗集做旧,为的就是打消冯绮兰的疑心。

现在还不是暴露来历的时候。如果让冯绮兰知道姜梨也拥有后世的思想和认知,冯绮兰肯定会选择先消除这个不确定因素,姜梨不能让冯绮兰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冯绮兰翻看了一遍,暗自记下诗集中收录的诗,问道:“这本诗集里的诗公主都能背下来吗?”

“哪能啊。”姜梨摆摆手,“诗集就是本宫带来解闷的,没事儿翻过几回,写的特别好的还能记下,大部分都没什么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