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人一进门,秦夫人看到姜梨就眼睛一亮,热情的拉着她的手问她今年多大了。
姜梨对秦夫人的意思也察觉到了几分,心里觉得好笑,可还是落落大方的回答了秦夫人的问题。
“想不到姜夫子家的女儿生得如此好模样,性子还娴静,姜夫子可真是好福气。”秦夫人夸赞道。
姜夫子嘴上客气了几句,看向女儿的目光也是掩饰不住的慈爱,心里觉得秦夫人说的也没错。
秦亦是今年因为家中新开的酒楼开在了瑜镇,这才跟着父母搬了过来,随后进入姜夫子书院读书的。
和读书相比,秦亦在字画上显然更有兴趣和天赋。姜夫子知道秦亦擅长作画后,就托他画了几幅能做花样用的画作,打算送给姜梨。
这次来姜家拜年,秦亦就把画好的画也带了过来,交给了姜梨。
姜梨接过画作惊喜的展开,她还等着正月书院放假的时候姜夫子带她去县里找姜夫子的朋友画画呢,没想到提前就拿到了。
姜梨对画画的了解都来自于学习油画的杜然,对国画懂得不多,不过基本的鉴赏功底还是有的。
秦亦的画作虽比不上大师之作,可也算得上是佳作了。而且姜夫子应该是提起过画是用来做花样参考的,秦亦画的也都是如“松鹤图”这样适合做成绣品的画作。
“多谢秦公子了。”姜梨对手上的画是越看越喜欢。
秦亦的画作色彩富有层次感,都不用费脑子搭配颜色,太适合姜梨这种刚入门的照着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