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页

怀安的“把皇帝装进笼子论”,倒是一针见血。

三皇五帝延续至今, 早已不是世家门阀掌权的时代, 国朝已经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官制和官员选拔制度, 说句更直白的, 即便皇帝不干活,国家机器也能有序运转。

因此一个精明的昏君对国家的危害,要远胜于一个愚蠢的庸君。何况新君并不蠢, 只是没有先帝的精明和心狠手辣而已。

对此沈聿只能选择作壁上观, 不论他与皇帝私交如何,首先是士大夫的一员,深知国有仁君的重要性。皇权一旦被放任, 将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先皇就是很好的例子。

怀铭还在跟怀安掰扯“看破不说破”的人生大道理。郑阁老是什么意思,皇帝心里比谁都清楚, 可他偏偏不能学先帝那样独断专行, 已经很憋屈了, 你一口一个“把皇帝装笼子”,扎不扎心?

怀安摇头晃脑, 态度极其不端正:“我才十岁,就要学的这么圆滑世故,一点也不纯真可爱。”

“别人家孩子十岁还在读私塾,你每天在干什么?”怀铭问。

“我每天也在好好读书哇。”

怀安话音刚落,长兴敲门进来:“小爷,您别忘了正事。”

怀安一拍脑袋:“对对对!”

“干什么去?”沈聿皱眉。

怀安道:“我要去开皂坊书坊发开年红包,然后请了大兴县的县丞、主簿、典史一起吃饭。”

沈聿:……

怀安就当老爹默许,欢天喜地回内宅换衣裳去了。

“他刚刚说什么?”沈聿道。

“他说他又攒了个局。”怀铭解释道。

沈聿近来事忙,确实有些忽视了孩子们的教育问题:“这次又是为什么?”

“他想在雀儿山推广种植红薯,趁着麦收之前,提前跟大兴县的官吏打好招呼。”怀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