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慧颖年纪还小,正是该读书上学的年纪,小地方风气比较保守,大多数人家还不太愿意让女儿出门读书。
北城是全国著名的大城市,比较先进,有能够供男女混合读书的学校,言诉打算先探探路,找到合适的学校,再在附近买套房子。
况且需要读书的不仅仅是夏慧颖,夏巧娘才二十岁,这个年龄接受教育也不晚。
她年幼时,夏老爷请了先生来家里,教儿子和女儿一起读书识字,原身兄妹俩学的是传统教育那一套。
但时代变了,言诉想让夏巧娘至少学一门洋文,接受些新式文化,将来无论什么处境都能有一门谋生的技能。
他看中的是位于育才街的育才小学。
这所小学在后世名气很大,是由民国时期一位很出名的教育家创建,学校的几位老师在后世也是鼎鼎有名的人物。
育才小学占地面积很广,设施比较齐全,教育理念颇为先进,当学校负责人得知言诉是为家里年仅三岁的外甥女选择学校时,非但没有觉得他小题大做,明明孩子的年龄还不到上小学,就开始担忧了,反而很热心的给他介绍学校的优势。
主要因为这个年代绝大多数家庭不重视女孩的教育,负责人像找到知音一样,拉着言诉滔滔不绝,说个不停。
“您是从外地来,想在附近买房子?真是巧了,我家住在育才街后面的巷子里,邻居一家准备搬往国外,打算把房子卖掉,您要不要看看?”
负责人名叫程明哲,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在育才小学兼任外文教师。
他能出国留学,回国后还找了份不赚钱的职业,为爱发电,足以证明家境优越,不需要为衣食住行操心。
所以他邻居家,大概率条件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