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吃的可多了,舍不得换。
她不再思考这个问题,转而问包勉:“你做什么去了,我都没找到你。”
“给人送了一策论。”包勉开口。
统统不在询问,策论什么的她不会,也不想学。
见天色不早便去睡觉。
次日一早,包勉发现国子监氛围不对。
走出去才听见几个年长一些的人讨论这一批进士好些人被放在地方,那些地方不是穷就是苦。
好好的进士,日后有美好的前程,为何下放到那样的地方?
许多人都在商讨。
有些人若有所思,有些人百思不得其解。
包勉想到他跟赵昕上过的课程。
科举取士要选择对百姓负责的,有能力的,可以经过外放作为考验。
外放到贫困的地方,教化教导帮扶让那些地方生活好起来,若是年下来有政绩,则可以升迁,若是做的不好,只能一辈子在那样的地方呆着。
没想到,现在就用上了。
包勉朝着皇宫方向看去。
这样的变动,朝堂必然也有争论的。
但是他未曾听叔父说起。
他们都是少年郎,都在慢慢发展发挥自己的本事。
这一瞬间,包勉觉得,大宋若是能这般发展下去,什么靖康耻,什么莫须有,大抵不会存在了。
包勉正想着这些,耳边传来张敬的尖叫鸡声音。
“真的有了变动?”
“嗯!”包勉看向张敬点点头。
“或许,是一种新的挑选可用之才的方法。”有人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