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深夜,叔侄一同往家里走去。

包拯抱着小短腿统统,视线落在包勉身上。

“你想要考举人?”

“现在不行,见识有限,等12岁了。”包勉开口。

12岁考了举人,13岁就可以参加礼部试,不管结果如何,他都要去边塞。

……

包拯颔首,12岁太小了一些,不过小侄子跟寻常人不一样,也许就能考上呢。

走的一路,包拯不忘考校包勉学识。

小包勉应对自如。

他虽然去了一趟松江,来回用了不少时间,但是学到知识每日都有温习,没学到的也会自己预习,不懂的可以记下来,去了国子监以后询问教谕。

国子监鲜少有那种过于迂腐,只知道让学生跟着读,跟着背,不去解析其中含义的教谕。

小包勉在国子监学习的还算愉快。

虽说新政带来一些影响,

但是他在梦境中的世界听见过一句话。改革一定会有阵痛,不痛说明改革不到位。

改革的原因必然是老的政策不适应未来的变化。

但是,只有适应变化,努力去跟上时代政策改变的,才能在改变的狂潮中有一席之地。

追不上改变潮流的人,只会被淘汰。

从松江回来,小包勉再次恢复国子监读书的日常。

只是,他寝室旁侧的床位,一直没人。

赵昕知道包勉回来了,但是他已经要八岁了。

随着腊月靠近,官家身体突然不好起来。

日日咳嗽……

夜里难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