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收走诗集研究起来,上次只是匆匆看一眼,便是极为震撼,这次仔仔细细的研究,心情更是翻滚。

大宋的变迁大概在80年后。

会发生什么靖康之耻。

靖康耻,犹未雪!

看着诗词下方的注解,靖康耻代表的含义,包拯脸黑。

大宋竟然……

许久他起伏的心绪才慢慢平静下来。

还好这些事情都没有发生。

还可以改变。

从诗词中可以看出来,大宋的仁宗是没有儿子的,最终继位的是宗亲。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小太子还好好的。

日后的大宋会有变化的。

当然想要变得更好。

除却明君跟名臣,大宋也得有武装力量。

那什么西夏跟辽国,若是被将士们挡在外头,如何会把官家给俘虏了去。

包拯将自己整理出来的时间线记在脑子里。

慢慢平复心情,而后赏析起诗词来。

上头好些苏轼的诗词啊!写的很不错,什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亦或者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词句,初闻便惊叹,再读难免神伤,包拯感叹着,突然想到小包勉身边有个小朋友也叫苏轼,这是巧合吗?

小侄子身边的好友未来竟然是这般阔达的人。

一个不注意,这本文集包拯看到深夜,只觉得自己诗词水平提升了不少。

若是今年跟着参加科举,怕是名次能提升不少。

拿着文集走出房间,瞧见对面书房有奇怪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