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还觉得日子过的很快乐。

小包勉几个得了写状纸机会,瞬间门变得快乐起来,他们小小读书人,写字才是正经的事儿。

王祁看一眼公孙策问道:“讼师需要资格的呀,我们能写状纸吗?”

公孙策视线落在王祁身上,不亏是王素的儿子,懂的就是多。

原先告状是需要写好状纸,交给小吏,小吏往上呈递,百姓才能伸冤。然而若是遇见无良的小吏就会想办法从中捞油水,很大一部分身怀冤案的百姓不能伸冤。

于是大人改革这项措施,百姓可以直接呈递状纸,击鼓鸣冤,根本不需要小吏传递状纸。

从而有了代写状纸的行业。

只是,依旧有人请不起人写状纸。

这个时候就得文书上场了。

“你们是开封府的文书,不是外头代写状纸的讼师,自是可以写的。”

“受教。”王祁像模像样的拱拱手。

小包勉也点点头,几个小的官差离开开封府。

公孙策看着一群萝卜头背影,仿佛看见北宋的未来。

小少年们,见识过时间门的污秽,可一定要记得保持初心啊!

他见过太多失去初心的人了。

第149章 代写状纸

几个小的各回各家。

走路姿势都雄赳赳气昂昂的,除了苏家俩兄弟,他们奢侈一点儿,是租赁了牛车,坐着牛车回去的。

苏辙脚脚不能走路,但是依旧乐呵呵的。

对于些状纸这件事儿非常感兴趣。

二人回到家里,老苏瞧见小苏辙变成这么一个德行,眉头忍不住跳起来,他招呼外头大夫给苏辙处理的伤口,而后询问原因,得知俩小的干的事儿。苏洵羡慕极了。

他都还没在京城寻到一个长久的活儿呢。

前些年日子过的有些潇洒,来了汴京城才知生活不易,孩子都们都有固定收入了,他还画着家里弄来的钱委实不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