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头跑了两圈,满头大汗的回到院子里。

他回家瞧见的是老汉坐在台阶上削竹签。

“我昨日看见有人削这个,想来你们需要,就自己动手。”老汉搓搓手,在这儿人生地不熟的他若一直空闲着就浑身不舒服,于是主动解释,只是越说声音越小。

小包勉眨眨眼,好似明白了什么:“老伯您这是帮了我们忙啦,我们需要好多好多的竹签呢,您可没给添乱,我娘去集市买食材去了,等她回来,您还得帮着搅拌蛋白。”

小包勉将老汉今日需要做的事情简单介绍一番,老汉听罢,心里渐渐安稳下来,继续削竹签。

小包勉则是从灶房摸出一蒲团,递给老汉,示意老汉垫在屁股下,春日里天气还没有那么暖,若是一直在台阶上坐着,肚子会受凉。

年纪大的人,经不住病痛折磨。

老汉抬眼看向小包勉,带着皱纹的脸上露出笑来,在衣服里摸了好久,摸出一个糖块,递给包勉。

包勉眼睛亮了一下,立马摇头:“娘不让我吃别人给的糖,我是好孩子,不能要哦,我得去早读了。”

他蹦跶回书房里,跟着柳永早读。

吴氏从集市回来不久,葛氏带着二蛋也来报道。

几个人在灶房忙活起来。

小包勉时不时往外看一眼,再次看见削竹签的老汉拿出硬邦邦的菜团子咬一口,梗着脖子咽下去。

“他为什么不用发面蒸熟,那样好吞咽的。”小包勉问柳永。

柳永手里的书放下。

往外看去,只能感叹何不食肉糜啊!

发面蒸熟那得用面粉,不管是用杂面还是白面,都得大量的面。但是穷苦农户哪儿来的那么多面粉呢。

野菜剁碎跟少量的杂面混合一起蒸熟了吃,既省柴又省粮。

“因为穷,来我给你将一下大宋的普通人家生活情况。”

柳永合上书,将自己这些年的见闻都给说了一遍。

“这么说的话,那就是官员太多了呗,生产的人比例相对少了,税收又重导致的。”小包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