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穆元修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子弟,这人这么说,韦氏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

偏偏穆元修只是个乡野少年。

还是孤儿。

这几日,不时有李氏的旁支们,议论起了穆元修的身世。

韦氏表面不说什么,心里极不痛快。

她知道,这些过去的叔伯妯娌们,现在找不到说她的借口,就拿穆元修说事。

将柴娥英气跑了,不敢来京城住,这又盯上穆元修了?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说穆元修巴结起了宁远侯府小公子?

韦氏护崽的脾气马上涌上心头。

“襄阳王嫂,听说你家的小女婿,前几日与裴丞相家的大郎发生争斗,还是三驸马解的围,可有这回事?”

是啊,你说她女婿穆元修出身低,暗中嘲讽女儿眼光差,挑了个乡野夫婿,又嘲讽穆元修想巴结权贵。可你们自家的女婿被人拉去京兆府打官司要赔银子时,还是她家出身低的三女婿解的围。

你们家的女婿出身倒是高,永和侯府嫡长子呢,可为什么还要一个乡野少年来帮忙?

韦氏挑着眉梢,好整以暇看着襄阳王妃。

襄阳王和李伯暄同辈,但年纪是最大的,在李参死后,太后曾一度想让襄阳王继位,但襄阳王没儿子,全是女儿,本朝又没有女子继位的先例,于是,这皇位就落到庐陵王府一家头上了。

襄阳王妃一直记着这件事呢。

时不时地说几句酸话,表示皇位曾是她家襄阳王不要的。

可韦氏不吃她这套,一两句话,就将襄阳王妃的嘴堵住了。

襄阳王妃张了张嘴,窘着一张老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其他几人纷纷打圆场,这件事情才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