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过了正月十五的花灯节,李兴茂才向李伯暄提起这件事。

李伯暄看着李兴茂,“老大,是你想回村吧?”

李兴茂窘着脸,“儿子和娥英都想回去看看。”

李伯暄看着这个大儿子,抿唇不语。

大儿子从小对政事就不上心,别看他这几月,每天不辞辛苦的进宫来帮着批折子,那眉眼中浮着的厌倦情绪,可是藏都藏不住。

知子莫若父。

李伯暄拍拍李兴茂的肩头,“去吧去吧,打算住多久?”

“一个月。”李兴茂想了想,说道。

他其实想住得更久一些,至少等到种子下地再回来。

李伯暄没有反对,“朕同意了,不过,准你回去,并不是准你回去玩,镇安府的田地太少了,学堂也少,当时我们一家只忙着顾生计去了,没有太多时间去查访这些事,你去了镇安府府,想法让当地的田地增收起来,朕准许给他们减一半的田税。”

李兴茂高兴道,“知道了,父皇。”

不少人因为田税重,干脆不种地了,或是将田地送与秀才家或官员家,他们宁可去租,也不肯自己种。

如此一来,地里的收成就少。

李家人到了桃花村时,能在那里开垦几十亩地,并非村里人遗漏忘记了开采,而是田税重,没人愿意多开采。

李家当时敢将田开采多,是因为有里正帮忙记数,只记了一半,后来又有李县令的减税,再后来,娄知府直接下令不收李家的税。

李兴茂和柴娥英,带着孩子们,在正月十八这日启程回镇安府。

除了李玉玟和李玉恩身子重没有来,李玉竹两口子和娄承业还有裴慎言都来相送。

李兴盛和李兴安更是催着李兴茂,“早些回来,父皇分给你的那些折子,还是你亲自批为好,我们哥俩只是代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