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之意,新皇人选并非她的本意,选的人不好,将来都别怪她。

接着,她命大宫女念着懿旨。

大臣们又三呼“太后娘娘千岁”。

朝中做了决定后,宫中内务司的大总管,马上拿了太后的懿旨,带着一众内侍宫女,直奔庐陵王父子借住的韦家。

萧条三年的韦府府门前,忽然来了不少宫里人,附近的邻居们都不知韦家发生了什么事,好奇着三三两两地聚集来看。

有说是好事的,有说是坏事的。

必竟,皇家的事情瞬息万变,早上还是王呢,下午可能会因为哪件事惹得皇上不高兴了,被削了爵挨了罚。

比如那信阳王,前几天还好好的呢,孙子被选为新皇了,可过了一个月,信阳王的孙子不仅被太后免了,全家还被赶到渤海受寒受苦去了。

传旨的内侍大总管,是个聪明人。

他见邻居们一个个伸长着脖子,站在前方的巷子口往这里好奇地偷看,传旨大总管马上将写着太后懿旨的明黄卷轴,高高举起。

他笑着朝韦家大门口高声道,“大喜,大喜啊!太后选庐陵王为新皇了。”

邻居们这才恍然,原来是庐陵王要当皇帝了。

等内侍和宫女们走进了韦家宅门,邻居们全挤到韦家的门口来,向守门人贺喜,讨要赏钱。

韦家的几个老爷们,全都去正堂领旨去了,没人管赏钱的事。

管家自作主张,拿了个大筛子,端着几斤铜钱,往门口洒去,“来来来,我们老爷有赏咯。”

邻居们嘻嘻哈哈笑着,一窝蜂挤过去抢。

有人为了讨好韦家,跑去其他地方宣传去了。

没多久,韦家的大门口,来了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