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宇文贵妃,庐陵王并没有理会她。
拜完崔皇后,庐陵王又朝信阳王走去。
信阳王的儿子,被太后选为新皇,明年就会登基。
如今的信阳王,成了摄政王。
个子不高的信阳王,站在庐陵王的面前,显得十分的渺小。
“信阳王一向可好?”庐陵王拱手。
信阳王和庐陵王是平辈,只比庐陵王小几个月。
不过,家中的子嗣可没有庐陵王府的兴旺,只有一个儿子,两个孙子。
小孙子被选为新皇,让一向不被人看好的信阳王,一下子腰杆硬了不少。
他见了庐陵王,不再是胆小怯弱的,而是敢直面说话了,“皇上驾崩,哪里好啊,这不,在宫里当着差呢。”
“信阳王辛苦。”庐陵王颔首。
和昔日的老臣们见过面后,庐陵王和儿子们,又来太后宫见太后。
走进太后宫的大殿,庐陵王一家子发现,这里不仅有宇文家父子在,殿中还有翰林院的几个老臣,和几个太学院的臣子。
都是些能说会道,脾气不好的文官。
李兴盛小声提醒着庐陵王,“爹,看来宇文家不仅来告状来了,还请了帮手。”
“老夫会怕他?哼!”
庐陵王和儿子们走上前,向太后拜下,“臣,李伯暄,参见太后娘娘。”
太后淡淡说道,“庐陵王,哀家记得,昨天天黑那会儿才颁下懿旨,这才过了一个晚上,你就在京城了?哀家记得,当初皇上让你去镇安府思过时,可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了,没有他的圣旨,不得回京,你怎么就擅自回京了?”
庐陵王站起身来,挺着脖子郎声道,“太后,您只记了这一句,可还有一句话,您怎么不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