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了庐陵王府牵连,被削官罚俸禄的韦家人,得知李家姐妹们来了,本想抱怨一番发发牢骚,但见了对方的厚礼后,又都不好意思开口了。

韦家哥三你看我,我看你,没一人说李家的不说,三个太太的眼睛,则一直瞧着那些药材。

那些药材,可比京城医馆的成色要好。

大山里虽然穷,但出好药材。

“你们家啊,还是这么重礼数。”已经六十一的韦大老爷,讪讪着笑道。

“这是应该的,大舅舅。”李玉玟微笑道。

“家里都好吧?听说家里又添了孙子?”韦大太太也找着话题聊。

李玉竹没提薛氏的事,笑着道,“去年二月生的,我们来的时候,刚会走路,和景儿长得很像。”

“真好真好。”几个太太和善地笑着。

他们看一眼礼物,都好奇李家怎么还有钱。

前年正月,李家人被发配走时,连身上的外裳都被拔了,全家穿着素衣出行,才两年半的时间,他们怎么就这么有钱了?

韦大老爷,好奇地问着姐妹俩。

李玉玟微微笑了笑,“当然是我们聪明。”

她说话一向骄傲,更是不会放过眼下炫耀的机会。

她夸着李玉竹的医术,治好了县令夫人的顽疾,虽然没有挂医馆牌子,但找她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又夸着李玉恩会做生意,做的饼连镇安府的知府夫妇都赞不绝口,相中她做儿媳了。

说李兴盛能文能武,如今是镇安知府出谋划策的幕僚。

说李兴安天生的生意人,将生意做到外县去了,每天躺着数钱就好,给她们姐妹的零花钱都是千两千两的给。

还说庐陵王的学问好,十里八乡的人求着将孩子送到李家的学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