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傍晚时分,老太爷命人将百里大夫人送往了城外的庄上,还说,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将乌氏接回城。

没有休她,是顾及家族的面子,顾及长房两个儿子的想法。

百里大郎百里琚明白父母的做法,在两个儿子问起百里大夫人为何被送往庄上时,百里琚将真相告诉给了两个儿子。

百里诲和百里询,品性并不随乌氏,也不随百里琚,像倒是二房的两个儿子。

两个长得滚圆的少年,马上替他们的二叔二婶打抱不平。

百里询怒道,“娘太不像话了,居然下毒害二叔二婶!她这么做,让我们将来怎么做人?”

年长的百里诲则说道,“外人说什么,她就听什么,她还想当宣慰使夫人?只怕是没几年全家都会被她害死!”

第679章 不情之请(1)

百里大郎百里琚,自小懒惰,不爱读书也不爱习武,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

他自小到大,一直是混着日子享受着生活。

他也深知自己没本事,父亲将宣慰使的位置传于二弟时,他不但不生气,反而松了口气。

他比二弟年长十岁,二弟才桌子高时,他被父亲拉去兵营,看到兵将们提着长刀骑马厮杀,他的头皮麻了好几天。

后来父亲说,会让二弟继承官职,他心中大为欢喜。

可没想到,娶了个娘子竟与他脾气相左。

不管怎么说,到底是夫妻一场,百里琚还是带着两个儿子,去了城外的庄上看望百里大夫人。

百里大夫人被关在庄上的一个小院子里,院门常日上锁,院中,只有两个侍女一个婆子陪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