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母亲临死前,交到我手里的便是这些田契,不会错。”柴二老爷拒不承认拿少了。

柴大公子道,“桃花河村的田呢?还有清水河村的田呢?”

柴二老爷道,“田都在黄村,这两村没有。”

柴大郎转身,扶起一个吃酒的老汉,“田伯,你来说说,我父母亲留下的田,可有桃花河村和清水河村的?”

田伯的儿媳妇田大娘子,因为娘家弟弟落水而亡,求开船的陈家父子捞人,但没钱给捞人费,从而得罪了陈家。

陈家父子四人闹到田家,又是要抢人抵债又是要扒房抢田的,闹得不可开交,还得亏了李玉竹解围,陈家再没上田家闹事。

田伯全家都感激着李家。

田伯的儿子不仅教会了李玉竹李兴安印字术,让李兴安开起了印书社赚了些钱,田伯父子还时常上李家来,帮李兴茂打理田里的事情。

田伯更是柴家大房以前的仆人,受过柴大老爷的恩惠,田家的老宅子,是柴大老爷当年送的,田家对柴娥英兄妹一直心存感激。

柴大公子料到柴二老爷会吞没田产,便请来了以前的老仆田伯。

田伯感激柴娥英兄妹更感激李家,很爽快地同意帮忙说话。

他说道,“二老爷说得不对,当初大老爷的田产,可不止这么多。”

接着,他一样样说了,还有哪几处的田产。

还说,如果大家不相信他的话,可以去这几处地方问问,这两个村的谁谁谁,都是多年的老佃户。

说这几家从柴大老爷活着时,就开始租借田来耕种。佃户手里的租赁文书,一定还是当初跟柴大老爷或柴大太太签订的。

田伯一开口,有村里吃酒的人马上说道,“啊,是呢,我家的田是跟柴大老爷签的。”

又一人说道,“我家的田是跟柴大太太签的,是在柴大老爷去世后的半年签的,一直到如今,那文书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