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铺子,大多数也是达官贵人们开的。

最不济,也是达官贵人家的家仆们开的。

总之,胆小人是混不了京城的。

李兴盛提了几个最不讲理的人,还告诉娄承业,哪几家铺子能躲则躲,一般人进去,十个有九个被宰,吃了亏打官司都打不赢,因为铺子的东家可是大人物。

除了难缠不好惹的,李兴盛又说了几个虽然是高门子弟,但却是老好人的名字。

李兴盛告诉娄承业,去了京城后,万一遇到困难,就找这几个人,还说其中两人欠了他的人情债,娄承业只管提要求,他们不敢不帮。

李兴盛说得很多,担心娄承业记不住,他拿来了纸笔,一样样写了下来。

看着满满一张纸上的人名,娄承业惊讶了,“二哥,想不到你对京城这么熟悉啊,还有,你写的这些人名,都是高门子弟呢。”

李兴盛打哈哈,“啊啊,是啊,想当年我在京城住时吃得亏太多了,惹了太多达官贵人,要不然我家也不会落败到镇安府安家了。承业啊,这上面写的可都是我多年的血泪教训啊,你可不能丢了这纸张,可得记下了。”

李玉恩抿唇而笑,二哥又瞎说,二哥在京城会怕谁?

京城人个个都喜欢二哥,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老的少的,只要二哥在,他们都会请二哥吃饭。

娄承业点头,“晓得了,二哥。”

镇安府离京城路途遥远,马车出行,单趟就得走一个月。

这样算起时间来,娄承业离开家少说也要三个月时间。

分开时间太久,他担心起独自在家的李玉恩。

第522章 回李家 (1)

和承娄业的担心不同,李玉恩则是没心没肺乐呵呵地收拾着娄承业的行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