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李玉竹的提醒,柴大嫂不纠结了。
老铺子虽好,但隐患很大,万一哪天出了意外,不仅将赚的赔进去了,还要背个引发火情的罪,那可是要被县衙门处罚的!
柴大嫂将想法,说给柴大公子听。
柴大公子正为被迫搬离老地方心里不痛快呢,听柴大嫂这样说,他顿时恍然。
“你这一提醒,我是越想越觉得搬离得好,那巷子里的几家铺子,有的是点心铺子,有的是面馆,有的是卖货的,只有咱们的铺子屯货多,还都是易燃的,这要是出问题,咱们最亏,搬得好搬得好。”柴大公子心中释然,心情舒畅多了。
柴大嫂笑道,“是李三妹妹提醒的,我当时也不甘心呢。”
柴大公子笑着道,“就属李三妹妹聪明。”
新铺子在秦虎几个衙役的帮助下,全都整理完毕了,物品摆得跟旧铺子的摆设一样。
柴大公子很感激大家大晚上的还来帮忙,喊着大家去对面的酒馆里吃夜宵。
一更天过半,二更天不到,正是酒馆生意最好的时候。
柴大公子点了一桌子好菜,叫小二端到二楼的窗边大桌旁,大家边吃边闲聊。
隔着一架木雕屏风后,坐着三个男人在吃酒。
有一人说道,“赵老太太虽然是生意人,但一辈子行善,生的儿女却个个奸诈,迟早将她积的德败光。”
“什么迟早?如今就开始败了!当初赵老太爷还在世的时候,钱庄的利息银子最多只收一钱,如今可好,都到三钱了!一百文钱一月还三文,一年还三十六文!一万文一年还三千六?谁借得起?”
“家里遇到困难的,不借不行啊,借是好借,还不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