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她手里拿着吃的,说是送与老太太的,又不好撵人,只好叫侍女带她去见老太太。

赵老太太还认得柴大嫂母子,笑着道,“芸娘来得正好,一起吃午饭吧?”又夸着柴天朗长高了,长壮了。

有侍女带着柴天朗去洗手洗脸。

柴大嫂眸光微转,对赵老太太笑着道,“姑祖母,天朗今天前来,是特意来感谢姑祖母的。”

赵老太太笑着道,“感谢什么?这孩子,好些天没来我这儿玩了,我正怪他呢,他还感谢我?”

柴大嫂笑道,“感谢您送了个大红包给他呀,这是他长这么大,头一次得到的大额赏钱。”

这几天,赵老太太时而清醒,时而糊涂。

给红包的事情,她完全想不起来。

“给了他赏钱?没有哇,我不记得了。”赵老太太一本正经地摇摇头,“芸娘,你记错了吧?是别人给的吧?”

柴大嫂笑道,“错不了,那天他给您拜寿,您不是赏了红包吗?他一直拽着没让我们拆呢,今天他自己拆开来了,原来啊,您给了他两张二十两的银票,一共四十两,他高兴坏了,连连嚷着姑太祖母对他好,要来看姑太祖母,要亲自感谢姑太祖母呢。”

屋里的两个侍女和那个婆子,听到柴大嫂说有四十两银子的赏钱,一起大吃了一惊。

寿宴回礼,不过是应个景,随意包个几十文的意思,因为是来者就有份,所以不多包。

赵老太太的寿宴,街坊邻居各府的丫头仆人只要磕头拜寿全都有份,送了近两千个红包出去,一个里头包几十文,打赏钱加起来不会超过两百两。

人多,打赏多的话,可是吃不消的。

包四十两作为拜礼的打赏,拜礼的人近两千人,这不得出八万两了?皇上家才敢这么豪爽吧?

两个侍女和婆子面面相觑,这是谁包的红包?疯了么?

“是吗?”赵老太太笑道,“他是个懂事的孩子,疼爱他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