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大嫂接过柴大公子手里的柴天朗,抱着儿子朝另一个方走去。

那里站着的大多是赵家的晚辈,是柴大嫂的表亲兄弟姐妹们。

她走进人群,和大家闲聊起来。

很快,柴大嫂便回来了,她朝李玉竹他们摇摇头,“其他人全都只有九十九文。”

九九最大,拜寿回礼都是这么多。

“这样看来,只有我们这几人的不同?”李玉竹惊讶说道。

柴大嫂说道,“先收着吧,一会儿得空时,我再去问问姑祖母。”

回礼送九十九文,是回最普通的宾客,比如街坊邻居。

送至亲晚辈,爱送多少送多少。

送一盒子珍珠也是有的。

但李玉竹是头次来赵家,跟赵家是拐了两道弯的亲戚,而且又是头一次来,不管怎么着也不可能得到十片金叶子的回礼。

柴娥英和赵家,也谈不上是亲戚,却得了五十两银票,也十分的反常。

无功不受禄。

李玉竹想查清楚这件事。

拜了寿,接下来便是宴席。

屋里都是给赵家老太太拜寿的亲眷,跟着大家来的仆人侍女们,全站在外面。

拜完寿,赵老太太又喊人打赏仆人。

不管是谁家来的仆人,每人二十文钱。

赏钱一发,气氛一下子高涨起来。

到处都喜气洋洋的。

前院宅门那里燃放了鞭炮,接着便是喜乐声起。

有管事仆人前来,引着大家进入宴席厅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