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河村的形状是长条形,村子中间有条小河,因为河旁种有不少桃树,一到春天,会有不少桃花花瓣落在河水里,小河因此得名桃花河,村子叫桃花河村。村民们的房子全都沿河而建。

从东走到西,得走小半个时辰。

而柴家和李家又在村子两头的最边上,两家相隔了差不多五里路。

加上柴家客人又少,刘瓦匠家的人也是分成两拨来了两家吃酒,没有互通消息。

因此,李家那边的事情,并没有传到柴家来。

柴家邻居们,从跟着世子前来接亲的一些村人们口中得知,李家竟是县令的亲戚时,全都惊讶了。

“什么?李家是县令大人的亲戚?可是真的?”有人不相信地问。

“当然是真的了,李家迎亲队中最小的那个小少年看见没有?穿得最好看的,头戴墨色四方巾帽的那个便是县令家的公子,听说叫李立行,跟李家同姓。前几天,他还在李家住了好几天呢。”

“他回县城时,县令夫人还亲自来接了。”又一人说道,“我还瞧见过两个衙役跟着进了李家。”

柴家邻居们恍然,“我说呢,柴家这么有钱的人家,柴大公子又这么宝贝自己的妹妹,怎会嫁一个普通的穷农家?原来这李家来头不小,是县令的亲戚啊,那柴家这亲事结得不差。”

“可不就不差嘛,聘礼一千两,县令家公子跟着李家大郎一起来迎亲,这在咱们乡里可是头一次见到啊。”

“啧啧啧,那罗家还嫌弃柴三姑娘,人家转头嫁了个更好的。”

“柴二姑娘抢了罗家还得意,没想到哇,柴三姑娘的婆家比罗家更好。”

“柴三姑娘人好哇,就该嫁个好人家。”有村人说道。

柴三姑娘独自一人住在村头的老宅里,没怎么跟村人来往,但跟离着百来步远的两家邻居的关系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