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因为有李立行在,大家不敢放肆说话,也没人朝李立行瞪眼了。
李立行感到不自在,匆匆刷了牙,找了盆接了水洗了把脸,胡乱将布巾搭在木架上,提着袍子摆就跑走了。
李玉竹好笑地摇摇头,也跟着离开了。
刘四妞看着他仓皇跑掉的背影,忍不住咕咕直笑。
刘大娘子拍了下她的胳膊,呵斥她,“四妞,那可是县令的儿子,当着面可不能笑他。”
刘四妞马了敛了笑容,直摆手说道,“娘,我知道,当着面我可不敢的。”
人走了,大家感到轻松自在起来,又接着做事。
刘家人多,除了刘四妞这个孩子,二房还来了两个十来岁的儿子。
两人小少年郎,可不会像刘四妞那样安静地呆在厨房里。
而是不时地找着借口,跑到宅子其他地方去看热闹。
嫁姑娘娶媳妇,可是村里娃子们最爱看的热闹。
他们对喜宴的任何事都感到新奇。
主家贴个对联,放挂鞭炮,来个客人寒暄几句都能叫他们兴奋地看半天。
这时候,太阳升高了,宅子里已经陆续来了一些客人,这都是村里的人,刘家两个少年郎跑去跟大家聊天,说着说着,就将李立行的身份说了出去。
大家吃惊之下,又恍然大悟,难怪贫穷的李家会娶上柴家姑娘了。
赶情李员外是李县令的亲戚啊。
看看,都姓李。
县令的儿子在李家一住就是好几天,这回还专程来贺喜,不是亲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