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娥英看着镜中的自己,满心都是喜悦的。

嫁李家,她和大哥什么要求都没有提,但李家却处处都做到了最好。

可见,他们家是重视这次婚姻的,李兴茂是在意她的。

李二公子吃了酒席后,带着世子的礼服,和里正折返回李家竹屋。

里正是媒人,自然是跟了前去。

到了李家,里正转述了柴大公子的话,“柴大公子连连说,你们家太仔细了,说好了不要聘礼的,怎么还送去?我说了好久,他才收下来。”

庐陵王说道,“柴家要带一千两的嫁妆过来,我们一文聘礼都不出,那怎么说得过去?不管怎么着,都不能让柴家姑娘委屈,这是应该做的。”

世子李兴茂,又送了两壶好酒给里正,以示感谢。

里正很高兴,“时辰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

庐陵王笑着道,“里正明天早点来吃酒,去柴家迎亲,可少不了你。”

“放心吧李员外,一定不会误时辰的。”里正抱着酒壶,笑呵呵朝李家人挥手,往宅子外走去。

离村里还有三里地,天又黑了,庐陵王喊了世子相送。

里正连连说不用送了,“走了几十年的路了,闭眼也不会走沟里。”

但世子还是提了灯笼送他,“您可是贵人,不送可不合礼数。”

世子和里正离开李家竹屋后不久,一辆马车从远处疾驰而来,停在了李家宅子门口。

这是李玉竹李兴安穆元修他们回来了。

这时候,宅子门还没有关。

屋檐下挂着的两只大红灯笼,将路口照亮着。

也照着院门上的大红喜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