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王刘胥就不必说,自是行为从无法度之人,本就不堪承继大统。
可那位昌邑王刘髆呢?”
刘髆乃是李夫人所生,在卫氏自杀,汉武帝驾崩之后,配祭汉武帝宗庙,做了武帝名义上被认可的正妻皇后的,便正是这位受宠极重的李夫人,即便是在昭帝御极之后,也未以他生母赵氏配祭武帝宗庙,而是将李夫人追加尊号孝武皇后。
然则世事无常罢了。
李广利与刘屈氂为刘髆谋夺太子位,事败后一投匈奴,一被腰斩,这位曾经最受瞩目,也最有希望继承大统的昌邑王殿下,便就这样,于史书记载中,或死于后元元年正月,甚至比汉武帝驾崩还要早上一年,亦或是死于后元二年,可无论何种记载,曾经那样受宠的昌邑王刘髆,分封王爵在位的十一年间,竟从无自昌邑至长安的来朝记载,实在令人唏嘘。
赵盈沉默着,始终冷漠的看着孙贵人。
孙贵人反倒放松下来:“有昌邑王这样的兄长,昭帝都能承继大统,顺理成章当上太子,赵氏的命,怎么不算好?
她是被汉武帝去母留子不假,是没能追封皇后配祭武帝宗庙不错,可追封太后,却没有孝武皇后什么事儿。
生前受武帝恩宠,死后昭帝追尊。
我倒觉得,她早去了,也没什么不好。”
昔年汉昭帝八岁登基,后经内乱政变,虽平内乱,朝政大权至此也几乎被权臣霍光一手包揽,连他的私生活都要受到霍光限制。
驾崩的时候,都不过二十一岁。
赵氏若是活到那个时候,倒真不如早早死了干净。
只是孙贵人今天突然说起这些,并不会是因为心血来潮。
什么史书不史书的。
赵盈在宫里待了这么多年,从来都没听说过孙氏是个爱读书的人。
只怕翻阅史书记载,找出这么一大段来,除去被汉武帝去母留子后世皆知的钩翼夫人那一段外,余下的,她还不知记了多少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