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后将此事按下不发,只是不敢再把人留在凤仁宫抚养,无奈之下,寻了由头,送到了当时的孝仁太后身边去。
孝仁太后敬佛礼佛,带着赵承律潜心修行,日子终于平静下来。
古井无波的日子一过就是十二年。
赵盈和宋乐仪比肩坐在台阶下,屋檐下能遮去大半耀眼太阳光芒,并不会刺痛双目。
她抬眼看,叹了口气:“那年皇叔应该是年仅五六岁,兴王差点杀了他。”
宋乐仪倒吸口气:“先帝老来得子,燕王殿下自幼伶俐,文武双全,据说他三岁能文,五岁能武,先帝爱之如宝,也曾寄予厚望的?”
赵承衍的确颇负才名。
可要说三岁能文五岁能武,那就有点太假了。
赵承衍作赋是在七岁那年,善骑射表现在人前是十岁那年。
文藻华丽,百步穿杨。
文武双全的人是有,但小小孩童,又是天子嫡出,当然被传的更邪乎一点。
先帝也确实曾经对他寄予厚望。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小小的孩子心思却老成,一早晓得他同胞亲兄不是什么仁善之辈,一退再退,明哲保身罢了。
赵盈失笑说是啊:“太后受了一场惊吓,孝仁太后和先帝皆恼怒,毕竟兴王那时候已经长大成人,娶了王妃,开府建牙,是个大人了。”
大人和孩子之间,实力总是悬殊的。
他对赵承衍起了杀心,只要还在能在宫中行走,他有一百种方法可以弄死赵承衍。
宋乐仪暗暗心惊:“那后来呢?”
“后来兴王被贬出京,先帝给他选的封地在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