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页

赵濯才出生,且以孙氏的聪敏,一定早看明白她对赵濯的期望,所以今日开口说这个,才会屡次提起一件事——

赵承衍年二十六不娶妻,就连小时候跟在他身边服侍的几个丫头,他也一个都没碰过,宋太后为此不知如何烦心。

到了这个年纪不留后嗣,要说把赵濯过继燕王府,让他去做赵承衍的儿子,这事儿听来有些荒诞,倒也不是完全不可行。

横竖都是宋太后的亲孙子,赵承衍现在这德行,也不像是会在短时间内娶妻生子的人,膝下有子,成天围着小小孩子转,说不定还会动了心思,想有个亲生的孩子,态度一软和,也肯想想娶妻的事儿。

将来她若登大宝,后继无人,也可以把赵濯当做继人培养,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孩子放在赵承衍身边养,确实也好过留在齐宫教养,长在昭宁帝手上。

要紧的问题是在于,怎么把人弄出去。

孙氏给她出了个天大的难题。

赵盈心情不好,周衍一看一个准儿。

知道后宫孙氏产下龙凤胎,本以为她会高高兴兴回司隶院来,可一早出宫回来,脸色黑的炭块儿一样。

打发了底下的校尉,他自己端着茶盘进三堂去,见赵盈走神,不知是在想些什么,脚步愈发放轻了。

等放下茶盏茶点,他退回到太师椅旁,想了想,坐下去,也不开口说话。

赵盈知道他进门,碰了碰手边茶盏,是温热的,执盏吃了两口:“今天父皇抬举孙氏全族,朝堂又吵翻了天吧?”

周衍说是啊:“沈阁老跳着脚说什么不合规矩,姜阁老在一旁帮腔说的确不是这样的定例,就连礼部的人也跟着掺和,但臣看皇上心意坚定,也早料到了这些人会跳起脚来反对,一句话就把他们的话全都堵了回去。”

他话音落下,想了想:“殿下看起来不太高兴。”

赵盈嗯了一声,声音很轻:“孙贵人跟我说了点事,有点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