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按照府里公子们对姑娘的看重程度,不作出几十首诗都不行,结果她家姑娘说不用那么多,八首就够了,气得大公子上个月起就开始研究出题。
卫府的公子都是文臣,最会吟诗作对,他们出的题,足以难倒萧元河。
卫世子宠着妹妹,觉得八首太少,还悄悄加了两首,说是凑个十全十美。
萧元河早有准备,几个大舅子的喜好早就摸透了,作戏作全套,他也有好好看过几本诗集,在返回京城的路上,所有时间都用来背诗了。
他的纨绔之名深入人心,他一开口吟诗还真的惊住了卫世子。
他所吟之诗居然是他自己写的,还以为是迎亲队伍里哪个文采飞扬的世家子写的。
卫世子纳闷,消息是不是有误?
拦路诗没拦住多久,卫娴表示满意,但她的嫂嫂及姐妹们不满意,在房中又设了诸多难题,最后才让喜娘将新娘扶出。
萧元河本来还在得意自己今天记性特别好,在卫娴出来的那一霎那,他又恨自己的记性不够好,怕这样的画面记得不够清楚。
他呆愣地看着她红色喜服上的金线刺绣,在身后人的提醒下才回过神来,上前接过红绸的另一端。
卫娴隔着红盖头,看什么都是一片红色,只有前面走路的人脚上棕色的鹿皮长靴子看得清清楚楚,心里暗暗腹诽,这家伙怎么给婚服配这么一双靴子,不会是迎亲之前还去了哪里,婚服匆忙套上去的吧?
新娘新娘同牵一根扎着红花的红绸带,一前一后出了门。
卫府门外,卫国公夫妇眼眶湿润,殷殷叮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