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当年之人
对当年峙城之战一事,蒋大老太爷知道得最清楚。先前萧肃政因为细作一事, 就已与他交过底细。蒋大老太爷此时为了稳固蒋萧两家的信任, 也没瞒着嘉兰和萧肃政, 将当年参战的高级将领的名单交给了他们。
如今尚在定北的, 定北城由蒋家出战。安邦城里, 冯平虎父子、其麾下左副将和汪恩义都参过战。只不过, 当年他们都归属于护国城, 只是护国城和安邦城的原统领和左右副将死伤大半, 只活下来一个护国城原右副将,名为程瞒。他侥幸活命, 却也受伤隐退。
护国城里,李妄和周镰, 以及镇守防镇的沈仓和卜楼, 都在参战之列。陆察倒是跟着尤鼎悌一块儿来的护国城,与当年之事无关。
萧肃政拿了名单, 与柏良商议。柏良看过名单,略微沉『吟』,便分析道:“运粮之事,乃是从护国城始。但是, 护国城的这些高级将领之中,李妄已死, 陆察无关, 沈仓和卜楼在防镇乌桕的眼皮子底下。嫌疑最大的, 反而成了周镰。”
柏良说完, 皱了皱眉:“如果顺着这条线来推测,也实在太过狭隘,根本找不到一个可以突破的口子。而且,运粮一事,本也用不着这些高级将领出面。”
“运粮自不用高级将领。但是,有能力把军粮调出又藏好的人,也就只在这些人之中了。”萧肃政神容严肃:“只要早早地把军粮藏好,尔后就只用委托死士运粮。幕后之人大可远在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
“所以,护国城、定北城的人,哪怕沈仓和卜楼,也都未必没有嫌疑。”柏良苦笑一声:“那这范围不还是这么大么?”
“先查汪恩义。”萧肃政想了想,说道:“衣带授信一事,汪恩义的嫌疑首当其冲。”
“先前,我们总以为汪恩义不可能这么蠢,用这样的伎俩来陷害我。”萧肃政缓缓道:“但如果,这既是陷害,也是提醒呢?”
柏良一震:“你是说,汪恩义打的主意是,如果衣带授信没被你发现,那就是握住了你的把柄。如果被你发现,就是他给你的提醒!?”
萧肃政点头:“只是,安邦城不好安『插』人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柏良没有说话,心中早已是惊涛骇浪。如果真如萧肃政所言,这衣带授信还可能是个“提醒”,那让汪恩义只敢拐弯抹角提醒的人,放眼整个定北,可就只有蒋大老太爷和冯平虎二人了!
此事,萧肃政也没有瞒着嘉兰。
嘉兰倒是有不同的想法:“那条衣带是与衣裳单独分开的,这件衣裳虽与汪恩义有关,那条衣带却未必是汪恩义所为。”
她对女子衣裳样式更为熟悉,此事也早在心中想了数百遍。只是,这样一来,事情就更扑朔『迷』离了。
萧肃政的脸上也有难『色』,一时竟不知何处才是此事的突破之口。
嘉兰安抚道:“如果八月十九本是他们运粮的时间,他们等不到你防御放松,仅隔十日就又铤而走险,可见鞑子催得紧。”
“这样一来,倒也是好事。”萧肃政神『色』略微松缓了些:“不出意外,要么内『奸』会再一次铤而走险,要么鞑子少粮,战力削弱。”
嘉兰点了点头,又道:“其实,我倒是想,与其从今时之事入手,不如先从往事开始查起。”
萧肃政毕竟并非蒋氏族人,对于那场滔天之祸,并没有对眼前的紧急来得在意。他听到嘉兰此言,略一挑眉,问道:“大哥查出了什么结果吗?”
善仁一直在查当年峙城之战的内幕,但是据萧肃政所知,也并未查出真凶来。
“难。当年爹爹和两位叔叔麾下之将,几乎都死伤殆尽了。余下的老兵,也不知晓什么内幕。只知道,爹爹麾下有沈仓和周镰。冯平虎、汪恩义和程瞒当年跟在三叔麾下。卜楼和李妄跟在四叔麾下。”
“其余人都不好打听,哥哥倒是去找过程瞒。”嘉兰想了想,又道:“然而,哥哥说程瞒醉生梦死,早没了什么斗志。沈仓和程瞒据说是至交好友,就连沈仓去劝也没什么用。”
“程瞒无儿无女?”萧肃政有些诧异,虽然说战场之上,死伤之众千千万,醉生梦死之人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能被蒋忠君看重,收入麾下的人,应该不至于这么脆弱啊。
“哥哥去找他时,程瞒确实是独居。不过,我问过大祖父,程瞒当年也是有妻女的。据说他夫人是流落至此的伶人,妖娆貌美。女儿也是年纪小小,就如出水芙蓉。”嘉兰道:“不过,也只是听说罢了。如今,也不知道他妻女都哪儿去了。”
“战争残酷,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皆是常事。”萧肃政低低叹了口气:“你说要从往事查起,是想我再去找程瞒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