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面,许仲阳感觉自己像是走近了一个屠宰场,那些摆在台面上的尸体,就像是挂牌出售的………由于时日太长,再加之天气闷热,尸体未被发现时,还可能在野外经历了风吹雨淋,那些尸块已经开始腐烂,慢慢发臭脓化……
胃再一次的翻滚起来,许仲阳感觉自己压制不住了,败下阵似的慌忙奔出门去。哇的一声吐了出来,到最后,只剩下酸水可吐。可那股尸臭味儿依旧在鼻尖萦绕。转头看去,宋扬生也好不到哪儿去。
知县跟在两人身后,极有眼色的派人去取了洗漱水与面巾。“想必是这一路舟车劳顿,大人有些水土不服了。大人,下官已经备好了房间,要不今日先修整一番,养好身子明日再继续吧。”
宋扬生本就是刑部的人,虽说见过不少场面,但还是被今日这排场给恶心住了。简单漱口之后,他摆摆手,“此事宜早不宜迟,继续。事情的始末我们已知晓了,先说说你们的进程吧!”
进程?
这可就难倒知县大人了。倘若有进程,这档子事儿也不会自爆到御前了。
说起来,知县大人也觉得很冤,不是他不务正业,也不是他玩忽职守磨洋工,实在是这案子,他没法查啊!
那日北山村的村长派人报了官,衙门里当即就派了人过去,由于天黑不便寻找,第二日一早,衙门出了一半的人去山林中搜寻尸体。从天蒙蒙亮到正午,一共寻了大小四十三块尸块儿回来。
免不了的,把第一个发现尸体的赵大押回来问话,可那赵大大概是吓疯了,有些神志不清,咿咿呀呀的答非所问,收效甚微。
后来他们也去勘验过那山林,由于当晚北山村的村长曾带着人去寻过,山林之中脚印众多,灌木丛也被踩踏不少,根本发现不了什么重要线索。而且北山村本就是远阳县最偏的一个山村,尸体又被抛在田地旁的山林中,平日里除了赵大一家会过去外,根本无人会去哪儿。
况且,这会儿并不是什么农作物的播种期,农户们也就闲时会去田中除除野草,看看有无被野物糟蹋的迹象,除此之外,便无人去了。要想说有谁看见了抛尸人,还真是不可能。
第一起案子,便如此陷入了死胡同。
大概四五天之后,在远阳县另一村落中,有人在荒井之中发现了第二具尸体。
说起这荒井,是村外的一口老井。多年以前,村中家家户户都是从这口井中打水吃,后来为了方便,也因为挣了些银钱有了底气,农户们便纷纷将井打在自家院落,那口老井便荒废了。
前些日子,有人突然想起来那口老井,便去将井起土重用。多年不用的老井没人维护,落叶枯枝会将井口堵住,于是那人便将自己用绳索绑好下到井中去清理。这一清理,便理出来一堆碎尸块儿出来。
那人在井中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见,只是闷头将杂物装入篮中,由家人将篮子拉起来倒掉垃圾,谁知道,拉起来的竟是一筐腐烂的肉块儿,顿时吓晕过去。
由此,第二起尸体便被发现了。
衙门又是好一阵忙活,自然依旧一无所获。最后还将那起井人给抓进了牢中!好端端的,你起什么井?十几年都没用过的荒井,你怎么就想起来去起井,可疑!
可那人连连喊冤,说自己就是小渔村的村民,因兄弟分家,还未来得及打口新井,无奈之下只好先在老井这儿凑活用,可谁知会捞到尸体啊!
知县大人也觉得头疼,第一起案件还没个头绪,这第二具尸体就赶着来报道了,他能不急吗!又着急又上火,看谁都可疑。
衙门里的衙役去小渔村打听了一番,确实是那么回事儿。那人是家中幼子,兄弟二人上个月刚分的家,哥哥憨厚老实,但嫂嫂却有些强势,前两天妯娌俩儿为了点小事儿闹了些口角。虽住在一个院子里,但怎么也拉不下脸面去用哥哥家的水井了,新井还未来得及打,于是便想起来村口的荒井。
可谁知却牵连上这等子事儿,真是晦气!
查清这些后,那人便被放回了家中。他是没嫌疑了,可知县大人却更头疼了!
荒井荒井,井荒地偏,一个村的人都说未曾看见什么可疑人。半点有用线索都没有!
第1章 人非人(三)
知县大人越说越小声儿,察觉到那两位京官大人的脸色越来越不好时,便慢慢噤了声,大气不敢出。心里是一肚子苦水。
宋扬生眉头皱起,“那这么些天,就没点收获?”
知县微躬着身子,感觉头顶的那束目光就像是大火一样炙烤着他,后背却是层层凉意。真真儿是冰火两重天,在他不知如何作答时,一旁传来问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