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启元帝非得拆散宝珠郡主与御史公子,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
让大众更加不能接受,特别是随着俩人关系传开的是启元帝为了郡主犯下暴行,一切都有那祸国妖妃的迹象。
既然有关国本,有的是忠臣站出来抵抗,含沙射影地说着,但启元帝双眼一眯,就说听不懂,非要让那忠臣直言,把那忠臣臊的脸红。
没有证据,启元帝也不承认,这一切就都是他们的臆测,又有人问那为何残杀嬷嬷,启元帝只道闲得发慌,杀几个人了玩玩儿,那些人气个半死。
偏偏这个荒唐事,启元帝能做的出来。
于是大臣们也不急于证实两人关系了,而是迂回地说皇后位置空悬,及早确立才有利于江山社稷,而那后宫之位的人选自然是怀有身孕的宸妃娘娘
听着又有几位大臣趁机让启元帝册立皇后掌管后宫,启元帝又在朝堂上发了多大的火。
每当启元帝在朝堂上发了火,下了朝堂后就会火急火燎地找到她,如果晚一会儿找到她,脸阴沉的像是随时要杀人,乐秧每次都要哄很久。
这般暴躁易怒,是因为蛊虫已经开始渐渐地影响到启元帝的情绪了。
流言蜚语的快速传播,禁宫的氛围也在悄然的转变着,宫人们整日待在宫里,对宫里的事情更加敏感,但乐秧整日待在未央宫里,这里的宫人早就被刘保宁调教极好,对此事也是三缄其口,甚至不敢与她多对视一眼。
乐秧自然是无所谓,她收到了陈千户的信。
在一大臣又在朝堂时请求册立皇后时,启元帝突然没有那么抵抗了,重臣仿佛看见了一丝希冀,于是朝堂上靠路程狂轰滥炸起来,启元帝下朝后还主动去了延福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