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静朝她欠了欠身, 也笑道:“这不是母后这边不方便嘛,这不儿臣听说太子哥哥昨日来过,今日就迫不及待地进宫来找您了。”
说到这个, 林祯就有些尴尬, 下意识地拉了拉衣领,生怕底下的吻痕又被庄静看到。
但庄静已经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孩了, 她早已嫁做人妇,该懂的都懂了,所以她并不会觉得尴尬,十分自然地面对林祯。
林祯跟她打过招呼后,又蹲下去逗端静:“端静多久没来找母后啦,有没有想母后?”
端静就糯糯道:“儿臣最近上学好忙的,都没有时间来找母后玩。”
林祯笑着揉了揉她的脑袋:“那你要好好学习知道吗,有空再来找母后。”
端静很自豪地说道:“儿臣昨天练了字给母妃看,母妃还夸儿臣字写得好。”
林祯也夸她道:“这样嘛,真是太棒了,母后奖励你一块点心好不好?”
端静开开心心地应了一声,林祯就牵着她到桌边拿点心去了。
庄静也跟过去,坐在林祯对面,林祯也给她分了些点心,热情地招呼她道:“你许久没回京城,在吐蕃想要吃到京城这些点心估计很难,趁现在你赶紧多吃点,别回去了又馋。”
庄静见她把自己说得像嘴馋的小孩子那样,就哭笑不得道:“儿臣都这么大个人了,已经不是馋零嘴的年纪了。”
林祯一边往自己嘴里塞点心一边反驳道:“话可不是这样说的,这不是嘴不嘴馋的问题,这是思乡的一种情怀。你都不知道,我来了京城之后,才发现家乡以前一些我觉得平平淡淡的东西是如此地珍贵,现在就是想吃也吃不到原汁原味的了,所以我特别能理解这种感觉。”
听林祯这么一说,庄静突然生出一种认同感,勾起了她在吐蕃生活的这一年时间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突然就有些伤感。她拿起一块点心咬了一口,在尝到久违的味道后,更是感慨万千。
林祯并没有察觉到她的伤感,还在那边不停地跟她叭叭叭说着话。
“我记得吐蕃就跟滇地相接,小时候我爹爹带兵帮吐蕃平定内乱,我跟爹爹去过吐蕃的边界,站在吐蕃的高山上,就能看到我们滇地的村庄。边界的那几个小镇也有吐蕃人来定居做生意,他们烤的羊肉牛肉可香了,一条街都能闻到,每次我经过都直流口水,央着我爹爹给我买,还有酥酪和奶茶奶酒,都特别好喝。你在那边一年,是不是每天都能吃到这些?”
庄静笑着回忆道:“是啊,吐蕃那边的人吃肉都是拿着一大块烤熟的肉大口大口地吃,我嚼不动,侍女就会用小刀将肉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给我。那边的人喜欢喝青稞酒马和奶茶,吃的主食也是青稞面。没有中原人吃的那么精细,但他们都长得人高马大的,可能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
林祯听得要入迷了,捧着脸对她说:“还有吗,我好喜欢听你说那边的生活,感觉跟宫里的很不一样,我好向往。”
庄静听她这么说,也反应过来吐蕃的生活确实跟在皇宫里的完全不一样,那边虽然落后许多,但却拥有蓝天白云,草原山川,和她从来没拥有过的自由。
在那里,她能像风一样在草原上奔跑,没有人会要求她该三从四德,要有作为一个公主的样子。她去草原上骑马,跟牧民放牧,听他们唱歌看他们跳舞,与他们同乐,他们还会反过来赞美她这位来自大朝的公主没有架子、亲民,拥戴她尊敬她。这让庄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寻找到了她的存在的意义。
所以她在那边不管条件多艰苦,她都没闹着要回来,除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给端静撑腰以外,也有她自己的想法。她明白了,与其在宫里做一个一辈子都没有自由的金丝雀,不如化身苍鹰,飞翔在自由的天地间。
没有人会在尝过自由的滋味后,还会选择回到牢笼中。庄静这样想道。
可是林祯却是一个例外,论自由的滋味,没有人会比林祯更清楚了。她自小就拥有林大将军那样开明的父亲,不介意她是女儿家,去哪里都带着她,让她见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按理来说,习惯了自由的林祯不会选择进入皇宫这座牢笼才是,但她却毅然决然地走了进来,甘愿被关在了笼子里,与世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