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崩逝,皇帝虽然下令辍朝,但也没闲着,皇后的后事还要他来定夺,他这几日都在和礼部还有太常寺商议皇后的谥号和下葬的事宜。
沈定看着礼部递上来候选的那些谥号,最终选定了德和贤二字,他对臣子说道:“皇后以贤为名,又具备女子之德,那就谥为孝德贤皇后吧。”
臣子们对皇帝给皇后选的谥号自然是没有异议的,皇后也当得起这个谥号,于是这件事便定了下来。
至于皇后的陵寝,自然是和皇帝在一处的,这是千百年来的礼制规定。而皇帝的陵墓,早在皇帝登基那一年就开始建造,如今早已经完工,那里自然留有皇后的一席之地,直接将皇后的梓棺送进去就可以。
但太常寺卿怕皇帝有别的什么打算,还是问了皇帝一句:“陛下,那皇后娘娘的陵寝……”
沈定果然想都没想就说道:“就葬入朕的陵墓吧。”
说着,沈定突然想起来,他的陵墓里只预留了两个棺床,一个自然是他的,另一个则是给皇后留的,这是在修陵墓的时候他就安排好的。他虽然不爱皇后,但是他尊重皇后,所以他当时就理所应当地认为皇后死后应该和他合葬在一起,而且只能皇后和他合葬,这是对皇后的一种重视。
但是现在想起来,他又觉得有些不妥,以前他没想过皇后会早早死在他前面,更没有想过皇后死后他会另立新后,如今多了个林祯,那将来林祯死了之后,该葬去哪里呢?单独葬吗?那会不会太孤单了点,到时候后人又会怎么议论她呢?
他又想起皇后临终前跟他说的话,皇后哀求他,如果他不是真心想娶林祯为妻,那等太子长大后,就将林祯放出宫去。让林祯出宫的办法无非是废后或者假死两种办法,前者对林祯的名声不好,后者还是需要为林祯寻找一处陵墓风光“大葬”。
废后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废后之后,林祯就在史书上查无此人了,也不必捏造什么理由,但是沈定不想让林祯背负废后的骂名。而假死的话,也要为林祯修建陵墓,单独为她修一处陵墓只为了堵住天下人之口的话,又有些劳民伤财了,也不知道后人会不会因此觉得是因为她做得没有元后好,所以不能像元后一样和皇帝合葬。
林祯自然是很好的,她的所作所为丝毫不比皇后差,不应该被人议论。而且,沈定私心里还是希望林祯死后能葬入他的陵墓的。
所以他又对太常寺说:“朕的陵墓,修建的时候地宫应该还有很大的空间吧?”
太常寺卿不知皇帝为何突然这样问,但还是如实地回答道:“回陛下,确实还有很大空间。”
沈定回想了一下当初的设计图,他的棺床在中间,皇后的棺床在右侧,是按照左尊右卑来设计的,所以左边应该还空着,足够再建一个棺床来。
于是他便说道:“那皇后的梓棺就按原计划葬入属于她的棺床,再在朕棺床的另一侧设一个棺床。”
听到皇帝这个要求,在场的臣子们皆是一惊,一开始的时候他们没反应过来皇帝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很快他们就想明白了,那肯定是要给未来的皇后留的,毕竟皇后去得早,皇帝正值壮年,后宫总不能一直没有个女主人。
只是那继后的人选嘛,就不是他们这些外臣可以议论的了,想来应该也是从现有的嫔妃里面挑选一个德高望重的来担任皇后之位,替皇帝管理后宫。
不过还是有有心的大臣,回去后就将皇帝在自己的陵墓中加一个棺床的事情告诉了和他们相好,又有女儿在后宫当嫔妃的同僚听了,其中又以孙中书令听得最多,因为他的女儿在宫里当了十几年的贵妃,虽说没有子嗣,但皇帝并不缺继承人,会立她为后也不一定。
孙中书令听了同僚们的阿谀奉承,却并没有很高兴的样子,反应平平似乎并不期待自己的女儿能够当上一国之母,只是对跟他说这些话的大臣们说道:“一切还是凭圣上的心意,这不是我们这些作为臣子的人该操心的。”
沈定让太常寺在他陵墓中给林祯预留一个位置的事情他并没有跟林祯提起,也是因为他这段时间都没有机会见林祯一面。他作为皇帝,又诸多规矩,哪怕是自己的发妻去世了,他都不能靠近去看一看,而林祯又一直在瞻德殿为皇后守孝,两人这几天都没能碰上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