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天幕所说玄武门之变为何意?
难得听到一点关于李世民的把柄,李建成立马火上浇油,“肯定是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好事!”
李世民与他并肩站在一起,这些日子,太子的动作颇多,他亦有所察觉,此刻又被挤兑,也只是抿嘴不言。
他一直忍着,给手足之间留有余地。
类似朝堂逞口舌之快此等小事,他不予计较,不过,太子若做事越界,非得你死我活,那也别怪他不念骨肉亲情!
【那么,长孙皇后究竟有何贤德,能得太宗如此?乃至她死后,太宗再未立皇后,更是将对她的爱全部转移到几个嫡子身上?
长孙皇后小名观音婢,不仅待人彬彬有礼,更以古人的善恶来规范言行举止,加上美貌端庄,深得众人称赞。
在李世民驰骋沙场的多年里,除了对夫君的牵挂,又一直将府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尽力为夫君免除后顾之忧。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长孙皇后以仁孝、治家严谨等品性赢得公公李渊的信任和另眼相看。
武德(李渊为帝)时期,身为秦王妃的长孙氏诞下次子李泰,李渊以过继早夭嫡子李玄霸为名,将李泰直接晋封为卫王、上柱国。
可见当时对长孙氏的认可。
就在李世民征伐四方,平定天下之时,由于功高震主,不仅令太子李建成不安,更令自家父亲不安,于是宫中不少中伤秦王李世民的话语悄然而出,刀光剑影中,长孙氏毫不退缩,不仅斡旋在宫中复杂的形势中,更是弥补夫君与帝王的关系,在后宫存留助力,最终逃过死劫。
而后,为自保的李世民发动了震惊古今的玄武门事件,对唐朝后世影响非常大。在月月看来,如果李渊够脑子,为大唐后世发展,应当看到二子的能力,而不是心胸狭窄,一味打压,一味偏颇。
史书中很多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起因,此事真相一直扑朔迷离,可以这么说,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玄武门之变。
在月月看来,如果李渊不是在两个儿子之间举棋不定,此等惨绝人寰之事是可以避免的。】
李渊:
玄武门?究竟是怎样惨绝人寰之事?!
对于天幕所言,他不甚明白,但无疑,他的二儿子登上帝位,他是不是应该顺应上天指示?
这个想法在几次天幕出现之后愈发强烈。
再观李建成,什么叫父皇在两个儿子之间举棋不定?
难道
此刻,朝堂不少大臣站出来:“陛下,天象示警呀!秦王之功名留青史,当是上天给咱们做了抉择呀!”
房玄龄、杜如海趁机提议道:“请陛下改立秦王为太子!”
一时激起千层浪,此起彼伏改立太子的声音如水入油锅彻底乱了套。
李渊望向一直沉默的李世民,目光里透着帝王的审视,然,这个儿子依旧挺直脊背,不亢不卑。
只是在听闻到长孙氏时,李世民眼中才流露一丝柔情,她那么柔弱温雅的人竟在日后勇敢站了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