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小小蝼蚁竟学会反叛!
民众:目光短浅了,反叛哪有来一刀清爽!
杨广:
ps:月月自我检讨,杨广作为历史上颇具争议的帝王,这一章尽显他的昏庸无道,写得也过于狠了些。
于这段历史,月月心有感叹,帝王功过咱们需尽量客观公道些。
数据资料来源于百度。
第24章
浮光掠影,对于杨广所行之事同样砸向隋文帝时期。
此时的朝堂上,杨坚提剑来到杨广身边,阴着脸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雨,看似平静的问话却令众人脊背一颤,他问:“杨广!你可还有话说!”
不再是广儿,而是杨广!
作为一个从战乱走来的帝王,杨坚身上同样有着令众人不可直视的威严。
杨广一时哑口,可他无从辩解,只一个劲强调,“父皇明鉴,这些都非儿臣所做呀!”
“还在巧言令色!枉顾朕对你的偏信和偏爱!你甚至都不如太子,起码他没有那么多歪心思,即便他也是个歪瓜,但一眼就瞧得出来,你呢!你包藏祸心!心眼儿多的连个歪瓜都不是!”
杨勇本就因为神迹透露杨广罪行昭昭而满心欢喜,陡然被隋文帝拿来作比较,舒心之余又觉得哪儿不对。
父皇这是在称赞?
朝堂内众臣早就在帝王的怒气中跪了下来,杨坚的剑已然架在杨广的脖子上,“朕怎么会生了你这个孽障!与其让你日后祸害大隋,不如斩下你的头颅以慰天下,平息民怨!”
至此,杨广终于彻底慌了,他眼中蓄着泪,似乎分外委屈,“父皇这是要为根本没有发生的事情而斩杀儿臣吗?父皇,儿臣错了,保证不会行上天所言之事”
他匍匐跪地,腰杆挺直,甚至主动将脖子凑近了杨坚的剑,他在赌。
“父皇,您真的相信儿臣会荒唐至此吗?”
一声又一声的哭泣声确实令人动容,文帝却不为所动。
杨广又转向独孤皇后,哭诉道:“母后,您也不相信儿臣吗?儿臣可是您十月怀胎所生,儿臣的品性您最清楚不过,儿臣不会!”
这般做派着实令独孤皇后于心不忍,这些年在她眼皮底下循规蹈矩的,而且又孝顺,实在很难想象日后会如此。
或许被他人蛊惑也说不定。
此刻她快速捕捉到天幕所说率先起义的是杨素之子,若真是有人包藏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