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好事,人才们愿意为大秦效力,说明如今的大秦更有前途。

萧何最终被安排去了治粟内史手下。

他学习了术数之道,又似乎在内政治理上颇有天赋。治粟内史正缺得力副手,现成的术数子弟大多只懂研究数算,实际操作略有欠缺。

曹参则去了廷尉,他个人对典狱之事颇感兴趣。学宫祭酒向秦王政推荐时也提到此事,认为他适合做那种在现有法规框架下认真执行之人。

有些人才有自己的想法,会推翻前任制定的政策。有些人却是完美的接班者,能将前任的意志发扬光大。

曹参便是后者。

秦律不需要曹参去修改,但需要有人不打折扣地严格执行。如今的曹参虽然被迫入了杂家,不再是黄老之学的奉行者,可他很清楚在什么位置该做什么事情。

李斯又迎来了一个得力助手,感动得不行。

有阴嫚公主在,又来一个曹参,他的工作量都减轻了很多。两人都是很热衷工作的那类人,尤其曹参非常积极,李斯感觉自己都被他们衬托得懒惰起来。

他找到机会感谢太子殿下施以援手的时候,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太子宫中,扶苏撑着下巴逗弄从女儿屋里跑过来的小猫咪,随口问道:

“所以,事情都让公主和曹监理干了,你做什么呢?”

李斯:……!!!

是啊,下属太能干了,他李斯岂不是显得很多余?这要让王上发现了,他怕是官职不保!

扶苏似笑非笑地看向他:

“李廷尉在九卿上待了多年了,还不想着往上爬一爬吗?”

前些日子冯去疾都升任昌平君死后空出来的左相之位了,李斯倒是一点都不着急。

李斯苦笑一声:

“殿下说笑了,官位的升迁任免,哪里是斯一介小小廷尉能做主的?”

秦国能人辈出,高位的官职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六国人才不断涌现,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后世都知道李斯是个能人,大一统中他的功劳不可磨灭,是大秦实打实的第一丞相。但李斯真正出头,要等正式施行各方面统一的政策,而不是现在。

扶苏提点他:

“文字已经开始统一了,度量衡等难道还非要等六国尽灭吗?廷尉自己不努力,指望谁替你邀功呢?”

想要早点当上丞相,那就早点把你该有的功绩都做出来。修改律法上已经叫王绾分了一杯羹,再这么下去,王绾功劳加身,你李斯靠做梦取而代之吗?

pua了产生懒惰心思的臣子继续为大秦呕心沥血之后,扶苏就迤迤然离开了。

秦王政见儿子回来,便知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