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是正式册立太子之后的第一次朝会,十分隆重,满朝文武能到的基本都到齐了。
以往殿内的站位是秦王政端坐上首,长公子立在半阶上,其余公子和朝臣都在阶下依次排开。
今日起就不同了,秦王政命人在自己身侧加了一个席位,令太子跪坐在自己身边。
公子们难得上朝,往日他们都被困在各种工坊和课业中,没空参加朝会。偶尔早晨没有安排,也会抓紧时间睡懒觉休息。
好不容易这几天因为大兄的事情放假,懒觉还没睡两天,一大早就被拎了过来。
他们没见过大兄站在半阶上的样子,看对方坐在父亲身边,丝毫不曾发现问题,只感慨了一声果然还是大兄受宠。
但是其他朝臣就不同了,立刻有人站出来发表反对意见。
太子如今的座次只比秦王偏一点点,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大秦有两位君王,这可怎么是好!
君臣父子之分不能混淆,他们绝不同意。
秦王政:废话真多。
不让儿子坐旁边,传递奏折之类的都很麻烦。他时间宝贵,没空浪费在这等事情上。
给了丞相等人一个眼神,示意他们管管。
相国昌平君会意,当即站出来表示:
“朝会上应当商讨正事,怎能用些许小事耽误时间?太子新立,你们就想通过打压太子展现自己的威风吗?”
太子可是他外甥,这群家伙当他是死的吗?他这个相国还没发话,轮得到你们挑刺?
那名朝臣被他气了个半死。
这如何就是小事?而且哪有这样一上来就给人扣帽子的,他们哪有胆子打压长公子啊!
同僚赶紧把他拉下去了,小声劝道:
“大喜的日子何必和太子过不去呢?你这样会被人记恨的。”
王上正高兴呢,你给泼一盆冷水,不要命了是不是?
太子自己脾气好是一回事,你不能仗着他脾气好就随意造作。太子手底下又不是没有势力的,那些人可不见得脾气好。
秦王政直接忽略了这段争锋:
“众卿可有事启奏?”
直接说正事,别的寡人不想听。
扶苏全程微笑着坐在父亲身侧,安安静静地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虽然无论他怎么降低,都很显眼就是了。
时任御史大夫的王绾出列:
“攻魏之战即将开启,但如果魏国似有防备,恐因赵国被灭之事起了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