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某处角落正低调坐着两位身着常服的中年士人。
“包大人查案之时,可曾遇到过这些事情?” 一位士人夹取一枚腌菜入口,心情颇佳地微微眯眼。
包大人舀汤的手一顿,豪爽笑道:“宋大人执掌刑部,曾任大理寺卿,才是经手无数刑狱重案、疑难奇案的‘格致’吧。”
宋大人先是嘴角扬起,后想到那些具体的案子时,不由扼腕叹息:“人世多变啊。”
“因此吾等才更是应当秉公执法、明察秋毫,辨是非,判正邪,扬大公大义,压歪道邪心,如此,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这江山万民。”包大人坚定不移的信念,从未让人怀疑过,他总是秉承如此透彻的决心,并非嘴上说说漂亮话而已。
宋大人欣赏他,自然也是因着自认与他是同道之人:“大善!”
邻桌几座都突然为此刻的说书剧情拍腿叫好。
故事中的“格致”在公堂之上,于围观百姓众目睽睽之下,成功洗脱自身嫌疑,并道出了一切真相。
而结局,真凶们自然该如何判,就如何判,或下狱,或死刑。
“格致与那沈素日后定然到处游历,到处查案吧!” 有人幻想起之后的故事。
宋大人赞叹道:“这编得倒也有些巧思。看似随短小,实则精炼。”
包大人也给出一个不错的认可:“单就这么几段,便已囊括许多。”
连环杀人,毁尸灭迹,误杀,他杀伪装成自杀,自杀伪装成他杀,其他案件的凶手成为该案件的受害者,意外事故,交换杀人,因情杀人,为财杀人,仇杀,合作杀人,密室杀人,侦探被陷害,案件升级……
“以这种贴近百姓的说书来讲述这些,也算得上是寓教于乐吧。”宋大人最后评价道,“那位昭安伯到底哪里来的全才,这么多奇思妙想,每一段说书似乎都彰显出其人非凡的见识。”
包大人捋着长须道:“或许是为行遍千山万水、阅尽红尘千丈的义士吧。”
“哎,你们可曾见过那位传说中的斗篷生?”邻座有人举杯显摆起来,显然是有什么料在喉咙里备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