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挑眉看向林冲,林冲不好意思的咳了一声:“李知州刚刚还在我身旁来着。”
高俅属实有点惊讶,他不仅惊讶李纲身处盐州,还惊讶他对自己如此和颜悦色。因为李纲这人有点太过刚正不阿,他对自己向来是不假辞色的。
李纲政和二年及第,初任承务郎,因其出色表现三年后就升任监察御史和权殿中侍御史。但是他刚上任就把群臣喷了个遍,这其中就包括蔡京、童贯、王黼、杨戬……以及高俅本人。
那时高俅刚来没多久自然保不住他,于是他就被罢去谏官的职责改任起居郎。后来他除去蔡京后在礼部面前提了此人,李纲这才重任谏官,不过李纲素来瞧不起自己,高俅也就没执意结交此人,他觉得还是陈显这样的人相处起来比较舒适。
后来高俅离京征辽,开封府又发了一次大水,本来以如今的朝堂布局应当不会再出现乱像,可李纲实在看不下去赵佶如此享乐之态,所以就把赵佶也给喷了。
高俅回京后听闻此言简直乐得合不拢嘴,李纲两次上疏劝告赵佶不应该一昧享乐,贪图安逸,身为皇帝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减轻人民负担,减免赋税,赈济灾民才是,同时也要惩罚在水灾中玩忽职守的官员,提拔关心人民疾苦的有识之士!
尽管李纲在上疏中也提议了很多有利的政策,但赵佶还是在一气之下将人贬去了南州泉的沙县当一个税务小官。
凭良心说,李纲所言全是高俅想说的词,但他没李纲这么勇。
高俅回京后联合谏官陈瓘将其比作唐代名臣狄仁杰,而后废了好一番功夫才将其调回汴京,所以高俅在此地见到他后颇感惊讶。
“李少卿,你不是又被贬谪至此吧?”
李纲闻言失笑:“太师哪里的话,若来此地是贬谪,那岂不是人人都想被贬来此。”
“话可不能这么说,盐州虽有盐池,但到底比不得京官,若是其他人或许会……可本官笃定李少卿不是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