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无论如何,这些官位不能虚设,也就导致这些人只领俸禄不干实事,礼部还要好上一些,因为皇家祭祀礼仪繁多,他们也不算无所事事。
其实高俅刚来的时候就想吐槽了,这大宋的官制不可谓不乱,其繁杂的官制使得不少人才权利重叠,不过因着水浒传的世界观不同,这里更像平行线上的大宋,好在方便了高俅,所以工部尚书这才有时间天天忙着修路。
高俅拉着礼部尚书进屋细谈。
“本官已经禀告过了官家,官家也同意将邸报正规化,但碍于本官的身份,所以这件事还得麻烦尚书了。”
礼部尚书一脸不乐意:“本官也不是无所事事的。”
高俅知道和他说正规的那一套说不通,所以他直击重点:“其一,本官有把握将报纸做到大宋人人都愿意买来看,其二,报纸上的gg费绝对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到时除入国库的部分,这剩下的油水可大多都归礼部啊!”
礼部尚书这才上心,他从不怀疑高俅挣钱的本事,这不工部尚书虽然白了头,但他的私库可比得上几年的俸禄了。
礼部尚书几乎立刻换了一种态度:“高太尉,还麻烦您具体说说。”
高俅笑笑,成了。
办报一事不算太难,得亏活字印刷术已经成熟,不然这报纸还真办不起来。
高俅将具体事宜和礼部尚书商量完成后就呈状于朝廷,毕竟是要办官报,流程还是要走的。
因为高俅事先打过招呼,所以准呈很快下达。而两府官员对此也并无他异,其一是因为官府本来就有发放邸报的习惯,其二则是因为民间小报肆意,由官府出面也好。彼时的他们还不知道报纸将在不久的将来风靡整个大宋,它将大宋的文艺发展至一个全新的高峰,并且一直延绵千年。
这件事表面上由礼部在管,实际上里面的内容多为高俅的注意,这也是高俅当初就和礼部尚书协议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