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页

“东莹,你应该听说过废皇子弘时吧?”忻贵妃咬唇,终于道。

东莹愕然,初时不知何时,随后一想,神情大变,连连摇头,“不,额娘……不……”

“没错,你的生父,就是弘时——”忻贵妃素来嘻笑的眸子忽然变成灰色,溢出泪珠,“东莹,你从来就不是什么没有爹的野种,你是爱新觉罗皇族最正统的格格,雍正爷的亲孙女。”

这是讽刺吗?是上苍对这所谓的宫闱最大的讽刺吗?明明她有着高高在上的血统,却自幼饱受流言鄙夷,雍正若泉下有知,会后悔自己当初那个冷酷的决定吗?

“那时候,我是弘时新纳的侧福晋,才入门没多久就怀了你,偏偏家中遭遇大劫,有人说弘时谋反,所以雍正爷就随便找个藉口降旨赐死,随同人等一律充配边疆。当今皇上,那时还是皇子,与他哥哥感情极好,便暗中使了个法子,将他哥哥调换出来,用了个死囚的尸体顶替,唬弄过去。”

“可额娘为何又进了宫?”东莹越发感到扑朔迷离。

“弘时自知从此要隐姓埋名过一辈子,不想我们母女受委屈,便请皇上代为照顾,自己云游四海去了。我万万没想到,皇上居然对我一片痴情,把我接进了宫。他说,从前他便喜欢我,可惜被哥哥抢先娶走了,现下是天赐良缘,希望我不要纠结往事,豁达一些。”忻贵妃缓缓回忆,“我本来也是为了你有一条活路,二来或许被皇上感动了,便顾不得纲常伦纪,入了宫。”

难怪乾隆对她们母女甚好,对她亦视如己出一般,毕竟是血亲,还掺杂有内疚等复杂情愫在吧?

“这些年,额娘与他……就没见过一次面吗?”东莹忍不住问。

“他云游四海,每年给我寄来一树绢制的杏花,没有署名,我也知道是他。前两年,他终于回京,住在郊外一间寺里,皇上几次三番想见他,都被他以种种藉口推辞了,皇上顾念兄弟之情,怕他风餐露宿,不得温饱,便叫查哈郡王去请他。”

原来如此,所谓商议国事不过也是藉口吧?乾隆当初礼聘“董思成”,无非只是为了骨肉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