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很快派出使者,前往青冈军主力所在的江陵府,对谢俞等人进行招安。
“青冈王”谢俞没见使者,但招安的内容也传入了他的耳中“朝廷倒是舍得下本。”
要知道大燕朝一般是不封异姓王的,当初假太子登基,也只封王守北为承恩公,并未封王,封王是在新帝病逝前,为更方便王守北辅佐幼帝登基,方才封了王守北为西北王,后王守北便成为当之无愧的摄政王。
如今却承诺封他一个猎户出身的泥腿子为异姓王,可以说下了血本了。
“不过是一个异姓王而已,若是将军愿意称王,如今便可自立为王,又何须屈居人下”
程燕青这些年在外经商,为青冈军源源不断输送银钱和粮草,谢俞能养得起十五万青冈军,程燕青是立了大功的,如今商团发展已经稳定,再加上青冈军如今掌控的地盘已经很大,谢俞便将他召回,让他主持三省十三府的发展。
诚如谢俞当初跟程燕青所说的那般,他不仅重视农业发展,工业和商业他也同样重视。
这几年石青县那边的炼铁厂、兵工厂和水泥厂越发的壮大,员工都已经达到了上千人,就连砖厂的员工也有了四五百人,再加上后来成立的农具铸造厂,那一片已经成为青冈军辖下非常重要的重工业区,围绕着这些重工厂,一个个全新的住宅区商业区也逐渐形成,几年过去,这一片已经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工业大镇,常住人口有一两万,这导致石青县的人口飙升,已经从一个中县跃升到了大县,经济更是飞速发展,老百姓比以前要富裕多了。
不过随着谢俞他们打下的地盘越来越大,他们自然不可能一直留在石青县的,比如如今他们所在的江陵府就是后来打下来的,因为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谢俞暂时将青冈军的总部移到了江陵府,而江陵府距离石青县有几百里路,道路崎岖,两地之间门物资运送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谢俞决定在两者之间门修建水泥道路,以解决运输问题。
这一项投资自然是极大的,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财力。
好在他这些年致力于杀贪官和地主豪强,搞了不少钱,再加上程燕青帮他赚的,修条路他还是修得起的。
修路之前需要重新勘测规划,且重要物资如水泥也要提前备好。
水泥厂在石青县,如果全部水泥都从石青县运送出来,既耽误事成本也高,于是谢俞便在江陵府附近找到了一片石灰石矿,而后在此次建造了水泥分厂,除了水泥分厂,青砖分厂也建起来。
毕竟他修路,建厂养活了这么多人,这些人有钱了不得建新房子建新房子他不得买砖正好让青砖厂将钱赚回来。
除了青砖厂之外,谢俞还建了日化厂,专门用来生产肥皂的,因为成本不高,但是去污能力很强,一经推出老百姓特别是各地家庭比较富裕的工人都很喜欢,销售量很不错。
除了内销之外,谢俞还让程燕青的商团搞出去外销,专门做一些精致好看的卖给外面的官绅地主,毕竟外面活不下去的是老百姓又不是官绅地主,就算是全天下的老百姓都死了,也不妨碍官绅地主们过享受的生活。
不过若想要从官绅地主们手里抢到,咳咳,赚到更多的钱,只靠肥皂是不够的,于是谢俞又搞了一个玻璃制造厂,除了供应内部的玻璃外,就专门用来生产小而精致的玻璃器皿,靠着这些玻璃器皿,谢俞可谓是赚翻了。
再加上程燕青回来之后实施的一条条政策,让三省十三府的商业迅速发展,每年光是商业税就不少。
青冈军形势一片大好,谢俞又怎么可能会看得上朝廷的异姓王“知我者,燕青也。”
经过这么多年发展,谢俞身边自然不缺人才,但他还是觉得程燕青对他的胃口。
谢俞来自现代,很清楚工业和商业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但囿于时代的局限性,很多人依旧觉得商人低贱,觉得商业发展会影响农业的发展,很不赞成谢俞这么推崇工业和商业,好在谢俞手握十五万大军,威望也重,他们就算是不赞成,也阻止不了谢俞的决定。
程燕青问他“将军可要称王”
谢俞摇头“什么真龙天子,什么天命所归,其实都不过是帝皇为了笼络人心,标榜自己自称的,实则都不过是最寻常不过的人罢了,只是机缘巧合有了登顶的机会。我不愿意称王,也不愿意做哪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因为我就是个猎户,我是老百姓中的一员,这一生都不会改变。”
程燕青很是震撼。
“可日后,您总是要登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