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边响起喊声,两人看去,是今天上午结识的一个小哥儿,小哥儿似乎跟他们说,他家少爷非常喜欢养猪养鸭种花栽树这些实在性的东西。

“复康小哥儿啊,”陈扶摇笑道,“你有什么事吗?”

“我刚把你们两位的事跟我家少爷说了,我家少爷想请一位一见。”

一刻钟后,码头附近的烟雨茶楼。

陈扶摇和罗涛坐在了两位金尊玉贵的少年对面。

坐在窗边的少年在喝茶,旁边凳子上坐着的少年起身跟他们打招呼,“两位好,听我家复康说,你们有好书却找不到门路刊印?”

罗涛点头,但已经不对有人欣赏他家的养猪心得抱有希望了。

跟着走这一趟,也是不甘心在外面瓢泊了两三个月,却什么结果都没有寻得,对于自家的书能不能面世,他还抱有一些希冀。

毕竟现在朝廷很看重匠人,自家未必没有希望。

那福建的陈挺因为推广红薯,可是连他先祖都被封了爵位。

“正是,”陈扶摇点头,掏出来自己的手稿,递过去,“我老儿种树栽花一辈子,这些都是多年经验的记录,保存在我一家,未免有流失之虞,若能刊印面世,总有一天会有人发现我这些都是好东西。”

苏辰早就看习惯现在的竖排版,一目十行的大致翻了翻,惊喜冲上心头。

不得不说高手在民间呢,老爷子这本手稿里,连关于嫁接的技艺和好处都有详细的论述,选种育种的也有,另外还有一系列有关肥料的施用论述。

说这本书是当世最完备的一本园艺书,丝毫不带夸张的。

“老先生,您这一条,为什么把烧红的铁钉插在花根上,能够使花叶更茂盛经冬不凋呢?”苏辰点着看到的一条向老先生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