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事情能解决,只求把事情闹大,让更多的人注意。
只要有被迫害的读书人不畏权势、只求公正、还世道清明的事迹扬开来,到时有御史参上一本,别说那个偏袒的县令,就是他的上官也要吃挂落。
如此,没了偏心的官衙,陆氏一族才能在长期被张氏打压的困境里出头。
一劳永逸,以绝后患。
至于此后陆氏能不能出头,就看族中子弟是否有出息了,不用再谨小慎微,不用担惊受怕,更不必在衙门官威和张氏的联合夹击中锁着脖子做人,未来可期。
老族长一双苍老的眼睛顿时散发精光,虽然知道云曦此法甚是大胆,还知道上京之路不好走,甚至敲了登闻鼓都一定会有好结果。
但那又如何,至少有个大大的盼头,比起现在的不温不火苟延残喘,是该拼个伤筋动骨求个前程了。
江洵出手,不过用他的权势让眼下这个案子公正地重审一番,但县令和他上官若是不倒,总会还有栽在他们手里的一天;且银子照样借,那这件事的所有开销就有了保证,族中急需银子的子弟也会有人愿意豁出命去;还只需归还一半,那族中负担更是就小了许多……
老族长心里飞速盘算起来,李家大小姐真是有胆魄,虽然这个做法很冒险,甚至一个小小水渠之事就要闹上京去敲登闻鼓有些匪夷所思,但这何尝不是一个机会。
张氏和县令勾结多年,上面还有人撑腰,陆氏被欺压得太久了,是时候该搏一搏命了。
但是,陆氏的问题解决了,解决的前提是把锦龙卫官爷给得罪了。
这……
老族长偷偷瞄了一眼江洵,心里七上八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