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就曾经对此有过描述。】

司马迁正在家中写《史记·货殖列传》。

他和友人盘点要写的内容,列数了前朝的八位大豪商:“其中,四位是主营铁器坊,一位为粮商,一位为畜牧养殖,一位为车马货运,还有一位是放贷。”

半数都来自于民生相关的行业。

【这样的场面,商人把控国家经济命脉的设定,是不是也能从中找到一些后世某些国家的影子?】

【对于当时的农业社会发展水平来说,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显然也是很危险的。】

【不过,桑弘羊也不是圣人,他也犯过一些过失。】

公元前119年。

卫青与霍去病出征匈奴,而山东发生重大水灾,七十多万百姓流离失所。

“陛下,国库拿不出太多的钱来了。”桑弘羊对汉武帝道,脸上带着不加掩饰的愁色。

刘彻拧起眉头,他不可能让卫青和霍去病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撤军,可安抚灾民和善后却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君臣都在绞尽脑汁的想从哪里搞钱。

这时候,桑弘羊想到了一处:“陛下,算缗令颁布之后,收上来的赋税不如预期,富豪皆隐匿财产,并不主动申报,或许,可以从这里打打主意。”

算缗令是针对全天下的工商业主收的财产税,大概在10左右。

桑弘羊和张汤一合计,给刘彻出了个主意:“有不报者,街邻亲朋皆可告发之,若查明为真,没收其全部财产,而奖励一半与告发者。”

这就是传说中的“告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