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和恩格斯有一个很伟大的理论,那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地基是由经济来构筑的,而建立在上层的建筑,什么样的政治形态、什么样的制度和组织,都必须和基础的经济相配套才能最终立起来,不然就会有楼塌了的风险。】

【纵观华夏历史各朝代,它们都或直接或间接的死于财政危机。】

户部。

户部尚书匆匆走进自己的官衙之内,然后就被前来讨钱的官员给拦住了。

“张尚书,下官的事情,您也就一句话的事儿,我不多要,只需要五十万俩白银就足够了。”

张尚书没好气的道:“谁管银库,你找谁要去。”

那官员皱着一张脸:“张大人,您是户部尚书,您要是没发话,谁要敢私开国库那不是找死嘛!”他转为哀求,“张大人,我们工部这钱可再拖不得了。这天寒地冻的,黄河边那么多民夫等着开工呢。”

张尚书被他磨得没辙,硬着头皮去找了皇帝。

皇帝正沉迷于刚运过来的太湖石,然后又兴致勃勃的说起自己想要建一座夏宫,要如何装饰。

张尚书苦不堪言,欲言又止。

内心幻想着自己无畏的打断这位陛下:“陛下,您省着点花,国库没钱了!”

【各种变法,直接或间接的原因也就是为了充盈国库,改善民生。】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句话是极有深意的,值得反复细品。

汉武帝刘彻手上把玩着一个瓷制的小物件,那小物件的光泽和玉一般洁白。

“着人去接桑弘羊立刻来见朕。”他对身边贴身太监道。

虽然知道桑弘羊肯定也在往宫中赶了,但刘彻还想要更快一点。

讲经济,那自然得和专业人士看才有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