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父已然年迈,正在查看这些草药,闻言道:

“这些不正是你现在想要解决的问题吗?你既然觉得古书上有错误,但现在编书却又依照着古书上写的来,那又有什么用呢?

李时珍眼睛一亮:父亲的意思是?

“就算同一种药材,生长的地方不同,药性也就不同。”李父抚了抚花白的长须,语重心长的道:“你要写本草,待在家里闭门造车可不行。”

【李时珍一想,对啊,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把本草写好还真的得实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就这样,当时已经接近五十岁的李时珍开始了自己的搜寻本草之旅。】

已经有些风霜沧桑的李时珍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弟子,背着行囊,驾着一辆驴车就和家人告别了。一路上,餐风露宿,跋山涉水。

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草药,还经常在山中留宿。

他与樵夫、采药人攀谈,向他们请教当地的草药,一路寻访,还像神农尝百草一样,经常自己来试药性。

一圈下来,李时珍变得黝黑干瘦,完全不似之前养出来的清耀斯文模样。

“有此恒心,做何事不成?”朱元璋难得的夸了一句。

想想又生起气来。

看看人家,五十岁了,为了著书还这么拼命,不顾路途遥远艰辛,天南海北的到处跑。而自己的那不孝子孙,只需要安坐在皇宫之内处理政事,居然都懈怠夤懒。

还玩修仙?!

“来人啊,将朕把燕王叫起来。”朱元璋越想越气,吩咐身边太监。这嘉靖肯定是老四的儿孙,骂不到他可以骂老四来出出气。

【据《本草纲目》里的记载,我们现在知道他曾经去过江西、江苏、安徽、两广、湖南湖北、河南、北直隶等地,几乎是跑遍了大半个华夏,比起著名的旅游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也不遑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