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岭顶上到山脚下的南山镇只有一条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山路,住在茶岭上的人平时都骑摩托车上山下山,单靠走路的话,要花费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或许对别人来说这条路太长、太难走,但林粟已经走惯了。

南川县是产茶大县,下辖的几个镇都以制茶为业,南山镇是贫困镇,政府为了发展经济,更是大力扶持制茶产业。因此,镇周围的山上都种植了茶树,当地人遂将这几座连绵的山脉笼称为茶岭。

茶岭上散落着几个小村落,一个山坳也不过十来户人家,住的多是采茶工。

林粟在茶岭上长大,小学是在山上的公益学校读的,因为山里的孩子少,办不起中学,初中后她就去了山脚下的南山中学读书。

从山上到山下路途遥远,每天折返太费时间,山里的采茶工没时间天天骑车接送孩子,很多父母会选择让小孩住宿,但林粟的养父母不愿意。一则在学校住宿要多花一笔钱,二则他们觉得林粟住了校,平时就没办法帮家里干活,照顾她弟。

林粟上学时间早,养父林永田虽然在山下的制茶厂做工,每天要下山进厂,但也不愿提早起来送她,是以初中三年她天天徒步去学校。

为了不迟到,她每天天不亮就出发了,背着书包和自己做的便当走一个小时的山路,赶在早读前到学校。中午她会让学校食堂的阿姨帮她热下便当,晚上放学再走一个小时的山路回家。

林粟走惯了这条迂曲的山路,往常她并不觉得道阻且长,可今天她却恨不能“肋下生双翼”,直接飞到山下去。

夏季午后阳光毒辣,茶岭上的一垄垄茶树在酷烈的日光下浮着一层盎然的绿意,像是无水的青萍,有风吹过,枝头上的茶叶便晃上一晃。

林粟小跑着下山,热出了满身的汗,她紧赶慢赶地到了学校,直接往初三的年级办公室去。

办公室里,班主任周兆华正在整理资料,听到门外的动静,抬头就看到扶着门框在大喘气的林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