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个月吧!我向皇上告假三个月,扣去来回路途,约莫能停留月余。”他也顺道来看看二弟。
华胜衣引荐,华诺衣一路从京城来到蜀地,知秋书院又扩达了,由原本的一百多名学生到如今近千名的学生,年纪从六到十五岁的孩子都有。
因为不想招收太多的学生造成人满为患,因此才控制在千名以内,再多也不收了,谁来说情都一样。
宁锦昌和宁知理教书十分用心,书院里的学生三年来考中秀才的有七十八名,还在启蒙的占多教,是不少人家想把孩子送来读书的书院,为了几个名额抢破头,目前已是蜀地最大、也是名气最响亮的书院。
华诺衣来到知秋书院当夫子,书院里福利不错,有专门为去子设置的住所,单身或携家带眷的院落各自分开,束修足以养家活口。
当然,对习惯奢靡生活的宋明月远远不够用,她恨透了没有京城繁华的蜀地,已经闹了几回要回京,但华诺衣言明她若要回去可以,顺便把他写好的休书一并带走。
“孩子叫什么名儿?”宁锦昌问外孙的大名。
“九霄,华九霄,小名冒哥儿。”华胜衣神态十分骄傲。
“九霄,凌志九霄,这名……太大气了吧!”怎么给孩子取了这么个名字,八字太轻压不住。
宁知秋笑着扯扯父亲的袖子。“他爹以前是京城一霸,我们当然要争气一点,让他继承他爸的衣钵,成为京城小霸王。”
“你……你们……气。”他一瞪眼,舍不得骂女儿,只好指责的瞪女婿,好的不教偏教坏的。
“爹,大姊怎么没来?我想她了。”真想了。
“她呀,又在坐月子了。”第三胎。
周氏眯眼一笑。